早上進行催眠的時候,當下狀態最該緊急被處理的答案自然浮現了。想起那個邀約的對話窗,突然明白自己很希望而且需要的是一種「正向社交」。
-
仔細回想讀書時期的我和現在出社會工作10年的我,一直以為自己的性格變得孤僻,喜歡書喜歡文字不喜歡逛街、喜歡隨意走踏但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自己玩或最多兩人一起出門,不喜歡一群人的出遊行程。甚至我現在想不起與朋友相約見面的這個詞叫做什麼😂啊!是「聚會」。
聚會、聊天對我來說其實是一種很耗能的事,身體的保護機制讓我開始避免各種約會或活動。只在自己感到舒適的狀態下,或能讓我感到舒服、自在的人,我才願意出門。而在這個轉變的過程裡,無法信任他人是否能理解同時也質疑著自己,所以總沒能好好地說出自己的狀態或需求,被朋友們怨懟自己的缺席_社交,也慢慢地成為我的課題。
-
我記得,轉學後再一次回到原本的學校的時候,我告訴自己說「我想要變成開朗的人,我想要變成有很多朋友的人」,從那個時候開始,我逼自己主動和同學互動。每到一個新環境,我會開始觀察那些看起來「很會交朋友的人」,想著要成為他們的朋友,甚至是「成為他們」。每一次覺得自己沒做好的人際關係,我會利用轉換到新環境的時候,再添上新技能,讓自己看起來「更外向、更會交朋友」。
這樣的方式,這樣的個性,陪伴著我整整18年。不確定從哪裡來的信念讓我標籤了「內向」是不好的,所以我拼了命的在長大的過程中成為一個看似外向的人。
-
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在這生命的歷程裡都是體驗,體驗一群人的瘋狂也體會一個人的翱翔,雖然在這過程裡面有著很多自我的批判,但我現在知道,我真正渴望且需要的_是正向的社交、正向的人際關係。
我渴望那些赴迎的約是持著彼此的關愛與信任,渴望在這場對話能充盈彼此的能量,也渴望在結束之後能帶著這些喜悅和愛回到各自的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