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失控的正向思考》| 溶解在團體中的自我

1 / 1
在獨處時我們容易順從自我,在團體中則容易順從他人;但只有在團體中仍保有自我的人才值得被關注。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人類是社交動物這是大眾可以認同的事實,這句話背後所隱涉的則是人們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關於自由意志這件事,哲學家爭論了數世紀,但我依舊沒有搞懂;之前教授在上課時也提了有關自由意志的想法

  • 你很自由的選擇要被誰影響

基於這樣的立場下,我們還能說自己有自由意志嗎?擁有自由意志與否或許可以再爭論個幾世紀還是沒有結論,但是我們目前可以認同的是,個體在獨處、團體會展現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而這也是法國社會學家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所研究的新興社會心理學領域「群體心理學」。而本書《烏合之眾》(The Crowd)便是勒龐研究群體心理的百年經典。

脫歐之戰(來源:HBO)

.

  • 受人擺布的玩偶

勒龐說道:「若個體進入團體中,他將不再保有理性、自主,而將會成為情感的魁儡。」說服一個人,需要理性與邏輯;但是驅動一整個群體的則是情緒宣洩。在電影「脫歐之戰」(Brexit)當中,脫歐派的主導人多米尼克.卡明斯(Dominic Mckenzie Cummings)談論到如何說服群眾,他只有一個策略

抹殺傳統智慧

相較於留歐派,利用數據、圖表、時事來說服群眾留歐才是正確的選擇;相反地,多米尼克完全反其道而行,他認為這些死數據不會讓人們涉入甚至行動,他認為真正牽動人們內心決策開關的往往是負面情緒,仇視、憤怒、歧視、偏執、焦慮..... 再加上,脫歐派的行動標語簡潔明瞭

Take back control!

奪回控制權!拿回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簡短卻又慷慨激昂的宣言,大肆在社群軟體上分享流竄,讓過往的沉默多數也因這股浪潮而站出來投票。這類政治上的出征文化(call-out culture)也不只出現在脫歐公投;事實上,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所颳起的「韓風」也是如此,當時媒體描述韓粉是一種民粹主義催生的副產物,韓國瑜用政治謾罵來點燃這些人積壓已久的內心。而韓候選人那時的行動標語也是出奇的精簡!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 國家安全人民有錢

幾乎沒有甚麼大道理,簡單好記,這類朗朗上口的標語最適合在社群上分享。而社群軟體也是醞釀出征文化的最佳溫床,網路提供的隱蔽性讓鄉民可以大張旗鼓地想說甚麼就說甚麼;躲在螢幕背後的安全感,讓我們可以在留言區到處引戰。但當你與這些人單獨對談時他們十分冷靜,但是一旦團體出巡後整個性情大變;他們變得情緒激動、砲火也一致向外。脫歐派的選民、韓粉們的出發點出奇的相似

「不管你們吹噓得再好,實際上我的生活越來越糟,所以不要找那麼多專家,講那麼多大道理,我也不知道脫歐後我會不會過得好。但至少不脫歐,我過得很糟」
「高雄鄉親: 自己家鄉要自己救, 今天支持的不是藍綠顏色,是為自己改變,為經濟口袋改變,現在就是要拉票再拉票。只有韓國瑜才能帶領台灣」

.

在這裡,兩方的人馬都應證了勒龐對於群眾心理的剖析

在群體中,個體的人性就會湮沒、獨立的思考能力也會喪失,群體的精神會取代個體的精神。

自我與群體的界線逐漸模糊,換言之,自我「溶解」在群體中。就如同一粒鹽溶解在鹽水中,你並不會區分每一粒鹽巴對這杯鹽水的貢獻;相反地,你看見的是所有溶解於其中的鹽代表的整杯鹽水。自我溶解於群體之後,個人的特色也隨之消失,成為附屬在群體中的一粒鹽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