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 Ep. 1|學會說「我覺得......」
-《小王子》1943
2019~2021 這兩年的期間,我有了很特別的人生體驗,就是心理諮商;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時,歷經兩個四季的交替,我從原本的排斥、耍賴,到後來開始愛上這樣的對談空間。網路時代下的對話經常是以廣度雜談為重,而非是單一主題的深度對談;我們在各個話題間周旋,卻始終無法搗入核心,最終講了很多卻也很多都沒有講。
諮商,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其次,便是學著在每一次的道別中建立信任;離別可以是為了下一次的重逢,即使是珍重再見也能是種祝福,並非每次分開都會令人流淚。
╴
學會說「我覺得......」
這兩年間我換過三個心理師,第一個心理師因為職務的調派,第二個心理師則是因為談話頻率總是不合;然而,這些過程都是往認識自我的方向前進。
在第一個心理師身上,我學到了「說出自己的感受」這個課題。在華人的社會中,我們有一種很奇怪的思考偏誤,彷彿群體的感受可以代表自己的感受,因此當被問及自己的想法時,經常會說
我稱這樣的狀況叫「情緒失語」,也就是心中的確有相應的感受,但是卻沒有相對應的表達詞彙。事實上,我在剛開始晤談時,只要被問到我的感受如何,每一次我都是回答「有誰不會這樣想?」、「大家都會這樣...的吧?」偶爾可能還會說出「難道只有我覺得...?」這樣似是而非的答句。
這背後的潛台詞似乎是說「大家怎麼想,我就是那樣想」。這是第一個心理師帶我破除的想法,群體的想法並不能代表你自己的感受,更何況我腦中的大家只是個想像的共同體。
當然,我並沒有馬上接受,而是透過每一次諮商重複練習,把包裝過後的話語抽絲剝繭得出最核心的內在感受。從一開始的迂迴,到後來直接說出
這樣的過程花了我6~7個月的時間,我才能真正做到。這個練習重要的不只是學會辨識自己的原始情緒,還有建立與心理師之間的信任;唯有我願意表達真實的自己,心理師才能多了解我一些,也才能幫助我辨識更深層的內在感受。有了這樣的正向循環,對於我與心理師之間的談話也會越加順暢,信任感也會越加堅實,而我也不再一直武裝自己。
事實上,這不只是出現在諮商,每一段關係都需要這樣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