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の閱讀日記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Part 4/7 法則二:讓習慣有吸引力

1 / 1

讓好習慣有吸引力

一個機會越有吸引力,形成習慣的可能性越大;以追劇為例,男女主角越亮眼、演技越好,就越有吸引力,觀眾定時觀看新集數的可能也就越大嘛XD

利用大腦內的獎勵機制,增加大腦對習慣的興趣,讓期待獎勵的渴望成為驅動習慣形成的動力~

1. 誘惑綑綁:把想做的事跟必須做的事綁在一起

少了多巴胺,慾望就死了;沒有慾望,行為便停止了。

多巴胺是大腦內很重要的一個獎勵機制:少了多巴胺,慾望就死了;沒有慾望,行為便停止了。多巴胺在動機、學習、記憶、懲罰、厭惡、自發行為等等神經學過程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它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

神奇的是,大腦不只會在體驗愉悅的時候會分泌多巴胺,在預期愉悅的時候也會分泌,甚至分泌的濃度更高:上癮者的多巴胺峰值出現在行為前,而不是行為當下。由此可知,啟動行為的其實並非只有實現行為得到的獎賞,而是對獎賞的預期。

接受獎賞跟預期獎賞的大腦獎勵機制是相同的,「期待」的感覺甚至比「獲得」的感覺更好——想像一下網購的時候,按下購物車結帳還有等待包裹的感覺,比打開包裹看到裡面真正的商品還要來的興奮、期待(至少我是這樣的啦😝)。

所以,利用這個特點,我們可以設計「誘惑綑綁」的獎勵機制:想做的事必須做的事綁在一起。利用較高執行可能的行為強化較低執行可能的行為,就是誘惑綑綁的目的。

「誘惑綑綁」還可以更進一步,跟上一篇提到的「習慣堆疊」一起操作。公式如下:

  1. 做完〔目前的習慣〕,我會執行〔我需要的習慣〕
  2. 做完〔我需要的習慣〕,我會執行〔我想要的習慣〕

實際演練一下吧~假設我想養成在早上運動的習慣,但我又很想吃早午餐,那就可以這樣設定: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1. 早上起床梳洗完後,我會拿出瑜珈墊開始運動。
  2. 運動完後,我會吃一頓豐盛營養又美味的早午餐。

這個模式循環多次後,大腦就會把「運動」這個習慣跟「早午餐」這個獎勵聯想在一起,漸漸地就會對「運動」產生執行的渴望,習慣也就慢慢建立起來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想要的習慣」要選擇不會與想養成的習慣相衝突的選項喔!以減重為例,雖然零食和高熱量食物看起來是非常吸引人的獎勵,但跟我們要建立的身分認同(健康的人)是相衝突的,所以建議換成別的獎勵機制喔~像是換成「喝一杯香醇的豆漿」,就會比原本的選項來的合適~

2. 夥伴文化:社會常規的誘人拉力

天才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教育與訓練出來的。

在所處文化中被視作常態的習慣,就是最具吸引力的行為。對一個運動員家庭出身的小孩而言,在體育上獲得成績會是他認為最重要的目標;相對的,一個書香門第出身的小孩,會認為讀好書、考上理想的學校是人生的第一要務。

人是群居動物,我們會想要融入群體,與他人建立關係,獲得尊重與肯定。對歸屬感的渴望使我們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模仿他人,尤其是以下三種對象:

  1. 親近的人:家人、朋友、伴侶等等,因為想獲得親近的人的認同,促使我們做出他們認為合理的行為。
  2. 多數的人被接納的獎賞往往大於贏得爭論、顯得突出或求得真相。
  3. 有力的人:為了獲得他們所擁有的認可、尊敬與讚美,避免因反其道而行而受到批評。

如果想要養成新的習慣,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1. 加入某個文化:讓身邊圍繞擁有你想要的習慣(文化)的人,大家一起成長,例如加入閱讀社團、建立討論健身方法的聊天群組,跟有共同目標的人建立連結並相互交流。在達成短期的目標後繼續留在群體裏,對維持習慣而言也是至關重要。
  2. 偶像模仿:這裡的偶像不局限於在螢幕上看到的偶像,也不只是網路上看到的成功人士,只要是在某個領域做到某種程度上的成功,就可以是模仿的對象,即使是個默默無名的人也可以。比如說我覺得班上某個同學的文章寫得很好,就可以去參考他/她練習寫作的方式,像是閱讀清單、寫作頻率和技巧等等。最好選擇容易觀察的對象,才能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中觀察到彼此之間的差異,從中做出改變,也更能激勵自己;達到第一階段的成功後,再尋找下一位嚮往的對象去學習。

3. 創造動機儀式:用「儀式感」啟動習慣

前面講到的「誘惑綑綁」,是在做完「需要做的事」之後,做一件「想要做的事」當作獎勵;而儀式感則是在做「需要做的事」之前,做一件「享受的事」,在需要動機的時候使用這個提示。舉一些實際的例子:

  1. 運動前做伸展動作與暖身 → 需要運動的動機時,就開始做伸展和暖身,讓身體進入準備運動的狀態
  2. 開始工作前會戴上耳機 → 想進入專注狀態時,戴上耳機播放音樂,快速進入狀態
  3. 心情不好時,深呼吸3次、微笑,然後摸摸家裡的毛小孩 → 需要調整心情時,深呼吸、微笑,回想快樂的情緒。

這個方法不僅可以用來養成習慣,更能用來調整自己的狀態,覺得自己很難快速切換狀態的朋友可以試試這些方法喔~😆

讓壞習慣毫無吸引力

目前的習慣不見得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手段,而只是你學會使用的、最方便的手段。渴望只是深層前在動機的特定顯現,換句話說,抽菸、沉迷社群網站、打電動的慾望其實是不存在的,往更深層的層次探討,真正的慾望來自想贏得社會的認可與接納、想取得地位與尊崇的渴望。也就是說,這些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深層動機的慾望,所以我們會把它們作為一種解決方式,但實際上它們可能並不是最好的解法。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而好習慣困難的地方就在於,雖然我們知道好習慣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但執行好習慣比壞習慣來的難太多了😖人的本性是喜歡偷懶的,想到「好習慣很困難」會讓大腦為之卻步;所以要改變思考的方式,將困難的習慣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進而讓好習慣充滿吸引力。

強調避免壞習慣的益處

換句話來說,就是把重點放在困難習慣的益處。聽起來很難理解,但其實只要做一件事就好了:「必須」變成「可以」

  • 必須上班 → 我可以上班
  • 必須做家事 → 我可以做家事
  • 必須運動 → 我可以運動

是不是突然覺得,這些原本帶給你壓力的事,突然變得好像很輕鬆就能做到!!

一樣是現實中會做到的事,必須給人的感覺充滿負擔,而可以卻讓人覺得是機會。把重點放在做了這件事之後會得到的益處,用鼓勵的心態、稱讚自己「多做了一件事」,取代譴責自己「沒有做到該做的事」,降低心理負擔,原本看起來困難的習慣瞬間就變得特別有吸引力啦~

《原子習慣》文章列表:

#羊の閱讀日記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Part 1/7 複利效應 & 改變系統 

#羊の閱讀日記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Part 2/7 改變身分認同

#羊の閱讀日記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Part 3/7 法則一:讓提示顯而易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羊の閱讀日記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Part 4/7 法則二:讓習慣有吸引力 

#羊の閱讀日記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Part 5/7 法則三:讓行動輕而易舉 

#羊の閱讀日記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Part 6/7 法則四:讓獎賞令人滿足 

#羊の閱讀日記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Part 7/7 進階策略


一隻喜歡寫字的山羊,偶爾也會啟動一些瘋狂的小計畫♪(´▽`)

歡迎追蹤我的帳號,也歡迎來我的IG逛逛噢(╹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