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信任

1 / 1

2021/09/20-2021/09/25

秋天了。明明年初的冷在腦海仍然那麼清晰。愁思的季節悄悄的來,像悲傷的侵入從來都只是一瞬間。措手不及。科學上的解釋說秋天的日照時間確實影響了血清激素和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因此真的有「季節性憂鬱」這回事。不過實際的氣候情形絲毫不見蕭瑟樣貌,多數時候白日的天還是無雲遮蔽式的暴力曝曬。那這樣普遍性的、大眾的憂鬱會不會延遲呢?

然而,在我的季節光譜,唯獨夏日過分地多了一些日照,其他時候對於習慣生活在陰影裡的自己,不存在季節性的憂鬱。因為那是常態。而我從來沒有將如此狀態正名為憂鬱。那只是習慣浸泡在一些關於人、關係,甚至愛的議題裡活動。靜止沉默,抑或言語,向來都關乎勇氣。

單就人或關係,無論表象如何複雜迂迴,內在總會扣連回愛,基礎而核心的情感,大生命或小人類的愛。而貼近愛的那些議題周邊則永遠都有「信任」問題的存在,儘管愛和信任不存在強制並存的條件。你能夠愛一個人,卻不能予以信任,抑或你信任一個人,可你對他的情誼仍稱不上愛。因此以此作為確定的前提延伸討論。

心理學家John Karl Rempel和John G Holmes在1985發表的文章”Trust in Close Relationships”中提出「信任量表(trust scale)」的概念,並說明信任的三面向,其中包含: 行為的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 、對方的可依賴性(Dependability)、信念 (Faith)。我想著重在第三點,也就是「信念」,延伸討論並分享自己的體會,而針對前兩者則不多做闡述。這裡的信念是指關係中面對未知的未來能夠不帶質疑且自信地相信對方是全心全意的愛自己。以下是文章中「信念」定義的原文:

"feelings of confidence in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responsiveness and caring expected from the partner in the face of an uncertain future."— Rempel, J.K., Holmes, J.G. & Zanna, M.P. (1985)

我認為信任三面向中的「信念」並不在知識性相信的範疇,而是更為感性的信仰式相信。一種不用理由、無須驗證,超出理性知識科學能解釋或觸及的,以幾近純粹情感存在的相信。而正因為其不是只要努力就能獲得,信念無疑是信任三面向中最困難的一步。不過這裡或許就是緣分彰顯之處了。

然而,在能夠滿足「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 」以及「對方的可依賴性(Dependability) 」為前提,擁有信念便能成就信任的完整。那樣的信任是徹底而全然的透明和清澄。其不一定是雙方的實質貼合,而是就算存在距離,卻依然能夠感受到靠近。保有的距離,是因為「我愛你」,所以騰下來的。讓雙方都能夠在保有空間的情形,擁有自我卻又捨棄自我的,予愛和投身。「就是因為我依然擁有自己,所以能夠愛你。能夠拋棄自我的愛你。」

那是一種極致赤裸卻安心的情緒感受。彼此之間不存在質疑,不需要猶豫,更是無條件也無我的去注視一個靈魂,然後用快要超過自我作為範疇的力量去含納、含容對方。像縱身一躍,卻能不恐懼,甚至微笑的那種安心。裏頭的情緒,無論難過、開心、正面、負面,都是飽和。容量無限的那種飽和。因為愛,極致透徹的愛而存在或昇華的飽和。也像乾柴烈火式的愛,卻是聖火般不曾熄滅。哪怕成灰,依然焚燒──形式上,意涵上的無窮無盡。我的使命成就你的耀眼炙熱,你的消亡也同樣是我的殆盡。相互依存,不分不離。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深信各方各處的愛雖然以不同形式存在於不同角色之中,但其蘊含的核心意涵都相同。而只要有愛之處便存在信任問題。那無可否認地始終對於人們都存在意義和價值,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容易傾陷於此。浸泡或下沉,墜落或消亡,那些都證明了愛。

這幾個月浸泡在如此議題之時,我頻繁想起過去自己經歷過的跳水式愛戀。那種能夠相信對方擁有浮力支撐我,並不會一躍即一頭撞進池子底的篤定。「我還有這種相信的能力嗎?」每看向過去一次,都要小心翼翼地問問現在的自己,卻從來沒有正面回答過心裡的質疑。大概是沒有勇氣吧。沒有勇氣相信自己變得不能相信。可其實我卻清楚地知道,現在的愛戀裡頭只剩下錯綜複雜的質疑,過分迂迴,過度隱晦。文辭的正大光明只是失去意涵的殼子。而這太令人傷心。現在的我確實無法像過去那樣跳水式地相信愛戀關係裡的對象,可仍然不禁想著,如果能夠有一個誠懇而勇敢的宣誓,表明自己擁有浮力,而無論多麼用力的跳躍都會承接住我,是不是重新拾起過往的能力會成為可能的希望呢?

然而,在信任議題的另一端上,我卻其實是一個極其幸運的人。儘管現在自我的狀態確實難以擁有跳水式的愛戀存在於關係空間的可能,但在另一個關係領域上,我與Z之間卻擁有完整的信任。完整的包含了「信念」,也因為「信念」而完整了「信任」。偷偷承認,前幾段對「信念」的描摹,是想著Z寫出來的。我和她的情感實在無法以小小的篇幅簡單帶過,於是在此打住。不過前一篇文章《關於913的210》是關於她的,文字裡面肯定都滿溢出這篇文章想討論的情緒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 百分百的愛必須以能夠冒著走出自我的盒子面對曝曬的風險和揭露的恐懼作為前提,否則我們都只是背著舊殼找尋下一個庇護的寄居蟹。從來都有所保留。從來都無法貼合。倘若沒有勇氣露出軟腹,就始終沒有資格擁有透徹的愛。

Reference:

Rempel, J.K., Holmes, J.G. & Zanna, M.P. (1985). Trust in close relation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