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女孩的話題中心❤
PopDaily 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
開啟IG

【所長說心理】關係中的造神運動,靠近後才發現不是自己想的那樣—關係只能盲目嗎?

1/1

那天和朋友聊天,他說:「我在感情中,常常一開始將對方想像成某個樣子,然後覺得好像滿喜歡他的,但是一旦對方做出和我想像中不一樣的行為之後,我就瞬間覺得幻想破滅…。」

我相信在感情世界中,多的是這種「將期望投射到對方身上」的狀況,不說感情的話,就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時常不自覺做出這樣的舉動。就拿最近防疫期間最紅的討論人物—陳時中來說,看到有些人一開始把他捧的很高,但是現在又反過來在罵他時,引起我去探究這個現象的好奇心。

(此文無關政治,只是借用此人探討議題)

在疫情最一開始,有一群人成功將疫情控制良好,理所當然會把領導者當成偶像那樣崇拜。但別忘了,他是人--有好的那一面,也一定會有不那麼完美的那一面,而且擔任指揮官一年的時間,總也有做錯事情,或者露出疲態的時候,但當不完美的那個樣子露出以後,才發現可能他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

探究關係中的造神運動

有發現嗎?雖然上述是以政治人物為例子,但其實我們在感情中,也很常出現這種「將對方過度美化」的現象:在認識初期,因為對方一個良善或貼心的舉動,而開始陷入自我的幻想與仰慕,認為對方應該就是自己的白馬王子/公主,但是當對方露出真實模樣時,原本建構起來的泡泡卻突然被戳破,才發現原來並非如自己所想。

(這裡探討的對象,不包含刻意玩弄他人感情的人)

這種把對方想像太完美的狀況,如果要用些心理學名詞來解釋,可能是「投射現象」與「月暈效應」。「投射現象」指的是我們將自身的期望、希望投射到對方身上,以為他就如我們心中的模板那樣完美,且一定會持續照著自己想像的那樣行動。

而「月暈效應」則是指當看到對方一個優點、好的地方以後,就認為其他地方肯定也會如此的優秀,就像是學生時期的學霸,身上總是自帶光環,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被認為做得還不錯。

我們的內心都渴望找到一個完美的人

會產生這種狀況,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內心總渴望找到一個「完美」的人。這裡說的完美,會根據每個人的自我需求而不同,我們把自己最想要的樣子、我們做不到的事情與期待,投射到對方身上。假如他真的做到了,那就繼續腦補的更完美。在兩種效應的交互作用下,使的這個泡泡越吹越大…。

一旦哪天突然做不到心中的標準,則立刻在心裡畫上許多叉叉,但是別忘了,人是立體的,有太陽的那一面,勢必也會有月亮的那一面,我們能不能試著,在第一眼為這個人下評論,或決定關係走向以前,多相處一些?

在決定關係走向前,多相處一些

在日積月累的相處後,或許我們才會發現不那麼完美的一面。這時候還沒進入關係的我們,才是真正「進可攻,退可守」的人。畢竟我們還在場外觀賽,沒輸也沒贏,更減少在進入關係以後,就認為對方突然變了的機率,因為很多時候,其實對方沒有改變,只是隨著時間,讓你看見他的月亮面而已。

我們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去思考與釐清:對方身上這樣的特質,到底是不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如果不行,那就維持原先的朋友狀態,如果可以,那則再進一步思考關係的走向。當我們是在雙方資訊對等的情況下,才選擇進入關係,可能就可以少掉--覺得對方進入關係以後,就變得不愛我的狀況。

不過,即使看的再清楚,也可能總會有一兩件事情,是在進入關係後,我們才發現的。但如果不是什麼天大的缺點或者自己的雷點,那我們能夠愛對方的好,是不是也能試著包容對方的缺點呢?

世界上肯定是沒有完美的人,個性溫柔的人,可能比較沒主見;有想法的人,可能比較堅持自我;工作上威風凜凜的人,可能比較不擅長與孩子互動等等,都可以證明,特質必然會是一體兩面的,人就是這樣的鮮明、立體,所以當你看到對方好的那一面時,是不是也能想到,這樣的特質可能會有什麼缺點,而我是不是能接受?

如果不能接受,那就也不要拖著關係,繼續往下一段旅程走吧。學會拓展人際關係,去認識更多的人;學會調整關係,去找出適合彼此的方式;學會包容,欣賞他的缺點,因為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完美的人,所以感情中的造神運動,能越早看清應該是越好的事情。

所以說,誰不想要一個完美的感情呢?但我們自己不也不太完美嗎?所以不完美,又何嘗不會找到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