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三分鐘熱度的人嗎?訂完計畫還要有執行力!
高效人生的清單整理術
書寫本身就具有力量,把目標寫下來,達成目標的機率會高出三成。
列清單的好處
整理清單能讓生活和工作井井有條、避免忘東忘西,讓思緒不再混亂,做事更有效率並且充滿成就感,把生活中的重要事情自動化。
「力氣是用來做事的,不是用來記事的」
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試著分派工作給別人,做不來的、別人擅長的、不值得自己花時間去學的、就算學了也達不到專業水準的,最好通通都外包!
清單種類參考
◻️想看的電影
◻️閱讀書單
◻️文章題材靈感
◻️該做的事
◻️一生必做的事
◻️某人的生日趴
◻️送禮清單(平常可以先觀察誰缺什麼需要什麼避免時間快到了才手忙腳亂)
◻️每日穿搭
◻️常用的食譜清單
◻️5分鐘內完成的事
◻️10分鐘內完成的事
◻️OO聚會聊天話題(這個清單我覺得很有創意)
◻️每月收支
在常走動的角落放一本小筆記本和筆,這樣隨時都能寫下腦海中閃過的想法和各種想做的事,再找時間分門別類整理成不同種類的清單,並把清單寫進手帳或行事曆。
不同類別的清單就放在不同的地方,例如工作清單放辦公室抽屜、生活用品清單放玄關。
電子清單(app)的優點
▫️跨平台、跨裝置
▫️不會不見
▫️隨時檢查
▫️容易搜尋
(超級推薦app「TO DO」)
☑️Check list或SOP
即使是對自己工作很熟練的專業人士,都會製作自己的檢查表或SOP,越簡單的步驟越容易遺漏,尤其是承受壓力的時候。很多人到最後會漸漸對待辦事項麻痺,或乾脆當作沒看到,因此寫一張能讓自己堅持到底的待辦清單很重要。
①清單不要凌亂
如果清單看起來雜亂就重寫一張,每天寫一張新的,慢慢補充內容,把前一天沒完成的事加到當天的清單。
②清單要明確聚焦
範例1:「整理儲藏室」改成「丟掉不用的聖誕節裝飾品」
範例2:「超市購物」改成「買高麗菜和蘋果」
③清單要分類才不會一團亂
▫️不同類別不同清單
▫️一個目標一張清單
▫️一天一頁
▫️事情按時間排列
最好每天一早就開始執行要做的事,中午前就完成任務,接下來一整天就可以放鬆處理雜事或做其他想做的事。
看完趕快用清單來總結今年的生產力和明年的目標!
超效率學習法
學習新事物的重點
①透過習慣的力量
養成習慣後就不用強迫自己,自然而然就能持之以恆的學習。行為和習慣都深受環境影響,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把自己放在容易被感染的環境裡。
②用遊戲的態度
把學習當作玩遊戲打怪,設計犒賞機制。
③感覺開心
讓自己有成就感才會喜歡學習。
🔖 Input 輸入
學習新東西時可以多閱讀該領域的書(漫畫也可以),只要可以增加知識提高興趣的都可以。比起網路和電子書,閱讀實體書更重要,網路文章是一直在更新的暫時資料,而實體書是彙整一定程度的資訊才出版,而且還有編輯把關,所以更有閱讀價值。
閱讀不需要從頭看到尾,可以先從自己有興趣的部分開始看,真的覺得內容有趣再從頭讀一遍也沒關係,至少讀過三本相關書籍,大概就能稍微了解該領域的概念和知識並融會貫通。
想記住學習的內容,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反覆學習」,這與大腦中海馬迴的構造有關。雖然方法老套又單調,但也是唯一的辦法,把輸入大腦的東西化成文字寫出來,並重讀自己寫的內容,才會逐漸內化變成自己的東西。
📚圖書館是免費的書櫃
其實我平時很少買書,看的書幾乎都是圖書館借來的。圖書館館藏一輩子也看不完,而且還可以通閱(跨館借書),線上借書然後在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取書,有夠方便。
如果把所有想看的書都買回家,除了要花很多錢之外,家裡實在沒有那麼多空間可以放書,搬家更是大工程,那不如就把圖書館當成自己的書櫃,想看再去借來看。
唯一的缺點就是暢銷書都要等很久⋯
♨️Break 休息
大腦是容易感到疲倦的器官,工作50分、休息10分是最適當的配置,適時放空或休息才能維持專注力。休息時可以散步、聽音樂、吃東西或做其他自己喜歡的事,睡個覺更好,因為大腦會在休息時自動整理輸入的資訊。
Output 輸出
👆🏻作者寫文章的方法
先從自己筆記裡的眾多零碎想法,把會用到的部分擷取起來,再把類似或相關的概念放在一起,歸納成好幾個群組後,再思考如何排序才符合文章的流暢性,接著確定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整篇文章的架構就完成了。
👆🏻我寫閱讀筆記的方法
方法和作者類似,把在書中看到的重點先記在手機備忘錄,並加入自己的想法,或用自己的話表達得更順一點,整本書看完再重新編輯筆記的順序和文章流暢度。
✍️Writing 書寫
書寫是為了擴充大腦記憶,把想法記錄下來
就不用把所有的事情都記在腦袋裡,寫筆記就是為了清空大腦的短期記憶,大腦才能保有一定的工作效率和專注力。
書寫也可以跟過去或未來的自己進行對談,偶爾回頭看看自己部落格的文章,或曾經發表過的內容。看看自己曾經有過哪些想法,也會發現過去和現在的自己改變了多少。
🌟這本書的重點
輸入才是學習的基本,還要不斷輸出才能提高輸入的效率。
這本書適合沒耐心又想聰明有效率學習的人,提不起勁的時候,就利用動機和計劃來設計學習方法👍🏻
設計你的小習慣
📌行為設計
在既定的習慣加入一個微小的行為,例如刷完牙後用牙線清潔一顆牙齒、一天做5下伏地挺身,從最低標準開始做,讓自己保持彈性,隨時都能提高或降低標準。
要養成一個習慣可以先想出好幾個行為,排列a+b或a+c或a+d的組合,比較看看哪個組合做起來比較簡單、比較順、大腦比較容易記得。
🔹範例①《想要練手臂線條》
每上完一次廁所就做5下伏地挺身,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也很簡單,持續的小行為能創造大改變,不要低估「順便」的力量。
🔹範例②《減肥》
減肥就是靠控制飲食和運動,那就先從最簡單的改變家裡冰箱做起,冰箱只放健康的食物,家裡不要出現零食或垃圾食物,就算嘴饞吃的東西也全都是健康的食物。
🔹範例③《每天閱讀的習慣》
先找到入門步驟或縮小規模,入門步驟:翻開書;縮小規模:讀一小段落。
習慣的養成不是動機的問題,而是需要一個好提示,讓行為變得簡單容易做,容易做到才會有成就感,也比較容易養成新習慣。
如果你創造某個提示卻沒用,可能不是缺乏動機或意志力,而是需要重新設計一個對你有用的提示。
下個10000小時
如何利用業餘時間,就是平凡與非凡的分水嶺。真正的強者是能集中能量專注某一領域,並且持續不間斷的人。
💎你的價值是什麼
在職場上你就是商品,要找出自己的產品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並以「不可取代性」作為衡量的標準。時時刻刻充實自己,不論是技能、知識或是未來的趨勢,懂得越多別人越不敢小看你,每天都要有明天要比今天強的心態,慢慢累積實力,半年後你也可以脫胎換骨。
把目標和願景視覺化就不會感覺遙不可及,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無論我們希望獲得什麼,都應該首先把它深深地印在心裡。」
💎如何找出價值
可以從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天賦,「天賦」是你能輕鬆學會且能愉快完成的事,回想一下自己曾經因為哪些事被讚揚,也許那就是你的潛能和價值。
真正的快樂是建立在充實有意義的人事物上,能專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才會快樂。
🕒如何生出更多時間
別讓社群軟體偷走你的時間:
刷社群軟體只是一種社交手段,不是維持人際的唯一方式,除非你在做電商微商,否則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刷臉書和IG。
🗂提高工作效率
想擁有一個精緻有秩序的人生,就要學會整理,整理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思緒混亂、工作量超出負荷時,先放下手邊工作,花點時間把所有該做的事寫下來,安排順序逐項完成。
妥善安排每日行程,按輕重緩急來安排順序和截止時間,並善用每個零碎時間,如果覺得自己效率低落,可以把執行每個活動的時間確實記錄下來,才能看出自己是否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管理人脈
人脈不是需要才聯絡,平時就要累積才能在需要的時候發揮作用,經營人脈不是攀關係或到處認識新朋友,而是在與事業相關的範圍內,把自己當成商品傳播出去,受到更多人認可,這才是有效的人脈,前提是要先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才能運用人脈來發揮自己的才能。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跑,身心疲憊的時候就去一個自己一直想去,或是能讓自己靜下來的地方,偶爾讓自己的心情放個假,才不會迷失自己。
越早規劃自己的人生才知道未來的方向,只要有心肯努力,過你想要的人生多晚開始都不晚。
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不要把閱讀看得太認真,也不需要認真看完每個字,不然讀書就會很慢很花時間,既然不可能記得整本書的內容,就不用勉強自己全部讀完。
抱怨自己沒時間讀書的人就是因為沒把讀書這件事放在心上,利用「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學會短時間內抓住重點,反覆閱讀、深化理解力,而且只要利用空檔就可以執行。
📌讀書的方法
▫️策略性閱讀(選自己需要的書)
▫️效率性閱讀(反覆、快速)
▫️有效性閱讀(掌握重點、記住內容)
▫️主體性閱讀(把學到的知識轉換成自己的說法)
▫️實踐性閱讀(將所學活用在日常生活)
🌟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steps🌟
① 10分鐘
先搞清楚閱讀本書的目的,瀏覽目錄了解整體架構和宗旨,可以看出作者把重心擺在哪些章節,沒興趣的部分就跳過。
② 50分鐘
拿螢光筆畫重點,閱讀第一次找的重點或感興趣的部分,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直接跳過,不值得看的書就乾脆不要讀,把時間省下來看更有價值的書。
③40分鐘
閱讀第一次掌握的架構和第二次畫的重點,有需要的話可以寫下自己的想法,寫不出來代表你沒有自己的思維。
🔔不同類型的書有不同的閱讀方式
▪️閱讀文學
目的是娛樂和放鬆,要細細品味優美的辭藻和文句,不適合快速閱讀。
▪️商業書、學術書、紀實書
要帶有目的性的閱讀,需要運用讀書方法。
閱讀可以鍛鍊思考力、文筆、決策力、行動力,書寫就是將思維明確化、結晶化,高度書寫能力的人也有高度思考能力,從一個人寫出來的東西就可以看出他的程度高低,能把自己的所學、經驗和觀察分享給他人,思考力才會進步。
閱讀要用自己的觀點來檢視書本傳達的訊息,或藉由閱讀改變自己的觀點,而不是讓書迷惑自我、照單全收。
這本書跟「至死不渝的高速閱讀法」一樣,同樣是在傳達目的性閱讀的概念,以及如何讓閱讀更有效率。
很適合沒有時間讀書、不知道該讀什麼、讀完馬上就忘記、知識沒辦法活用的人。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什麼是Lifelog
現在流行的plog是指用照片來紀錄生活,而Lifelog則是紀錄人生和生活的另一種形式,也可以說是日記。
🔹Lifelog 怎麼寫❓寫什麼❓
把日常瑣事都寫進筆記本,去過的地方、讀過的書、看過的劇、吃了什麼、任何想法、廣告傳單、名片、蓋景點的印章、購買商品的吊牌、旅行或出差紀錄、國家大事、國際新聞⋯都可以寫,日後要回顧時只要稍微翻一下筆記本就能知道過去的自己曾經發生什麼事,如果沒有確實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記錄下來,很容易就讓日子不經意的消失了。
這種筆記最好用紙筆來紀錄,因為紙張比數位工具更容易留存氣氛、喚起記憶、增加視覺效果。
Lifelog寫的是過去已經完成的事,可以利用空檔寫想到什麼寫什麼,比較像是行動紀錄。記憶會越來越淡薄,這類型的筆記本也代表人生的階段和成就,也比較能清楚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也可以把筆記當成自己的歷史來看待。
🔺筆記的意義
如果寫下來的東西沒有重新閱讀就沒有意義,這類筆記只要集中在一本就好,按照時間排序寫上日期和區分線,也不用煩惱要寫在哪頁、該如何整理,寫完之後製作excel索引,例如東京之旅-第39號筆記本,並且在筆記本外面寫上編號、日期和標題,這樣日後要查筆記比較快,只要輸入關鍵字即可。
📒重讀筆記
有系統的定期回顧、重讀筆記,更能夠突顯出自己發生什麼轉變、如何成長,短時間內雖然看不太出來,但長時間的變化就一目了然了。
很多人寫筆記都會三分鐘熱度(就4我),年初時滿腔熱血的訂年度計劃,結果沒幾個月就冷掉了,愛寫不寫、有一搭沒一搭,這樣確實很難看出自己有什麼轉變,或是ㄧ整年做了哪些事,也沒有記錄下值得記憶的事件。如果能夠用這本書的方式寫手帳,隨意的記錄每天流水帳、心得感想,或許比較能夠持之以恆。
✒️寫筆記的工具
紙膠帶是非常方便好用的工具,隨意撕下把想要蒐集的廣告傳單、收據、標籤、吊牌貼在手帳裡,撕下來也不會破壞素材,還能當作裝飾筆記的元素。
現在的父母都會把孩子的成長過程用各種方式記錄下來,從會爬、會走到會說話,每天發生的事都當作國家大事詳細記載,那為什麼不用同樣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呢?至少老了翻閱這些筆記時,還能回顧原來從前的自己是這樣生活的啊~
▪️不能出國旅行那就透過閱讀認識世界吧!「外國文化」相關書籍書單分享
▪️關於生產力,你搞對方向了嗎?四本超實用的提升工作效率書籍
▪️你也嚮往一人公司嗎?為自己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職涯一點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