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討好
先前看過#蘇絢慧 老師的《#立下界限》,就很喜歡蘇老師,於是也很期待看這本《#慣性討好》,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不屬於想討好他人的人,看完這本書以後才發現有很多的內容深深打到我的心裡。
開頭便舉出原生家庭對於討好這件事的影響,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也許為了得到家人的讚許,或是避免被責備,我們總是竭盡所能的討好父母或兄長,彷彿我們的出生帶有某種虧欠,彷彿我們的存在,讓他們原本就難以承擔的人生更加地沉重。但是我們長大了,要意識到:「這當然不會是事實,事實上你對於自己的出生無能為力,你並無法決定你的出生,也無法決定雙親要在什麼樣的生活情境下誕生你。」P28
原來「過度的內疚感,來自過度的責任感。」P126
裡面提到「道德性焦慮」,基於社會普遍價值觀、守舊的家庭與宗教,我們總是遵循著眾人訂立的「道德」,「要求自己及他人杜絕及剷除人性,以活出聖潔及完美的聖者為使命,所以常不顧情理,也排除了解人內心的情感,甚至以自我撻伐、譴責,來作為自己成聖目的的手段。」P129,這種感覺也就像網路酸民開始無限上綱的以高道德標準來要求他人的感覺非常相似,過分的道德觀其實是焦慮情緒所影響。
「為什麼有些自認為姿態很討好、竭盡一切努力付出的人,卻讓人倍感壓力,很想迴避,甚至採取不應不理的態度。因為對討好者來說,他不願意接受失落的發生,把別人的反對或拒絕都視為一種會觸發失落感的危機。」P151,原來過度努力的人,反而讓他人感到壓力,敬而遠之。
因此我們應該面對失落感,正視自己的情緒,搞清楚為什麼會想討好他人,如若抗拒失落,我們就會以強大的力道去控制他人照我們期望的念頭去進行,即使以暴力恫嚇,威脅,甚至傷害都在所不惜。(P153)
不管你是不是慣性討好他人的人,這本書都很推薦,我們不能選擇自己出生於什麼樣的家庭、不能左右身邊人事物的想法及存在,但是我們也不能總是將原罪怪諸於此,當我們已經建立起自己的意識形態時,就應該為自己打造出更適合自己的心境與環境,好書推薦給大家。
喜歡程度:⭐️⭐️⭐️⭐️⭐️
-
書名|#慣性討好
作者|#蘇絢慧@graceswr
類型|#心理勵志
感謝#三采文化@readsuncolor 邀約分享
#妮啵試讀
出版日期:2021/12/30
-
#bookstagram#妮啵閱讀#妮啵2022#閱讀#閱讀筆記#好書推薦#討好#爛好人#妮啵❤️#妮啵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