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的孩子這麼害怕失敗呢?分享4個可能的原因分享

1 / 1

 台灣的孩子,普遍害怕遇到挫折,更多時候在遇到某項自己不擅長的事物時,不是鼓勵自己再嘗試或者找人討論如何更好,而是直接逃避或者放棄。

曾經和某個大學同學聊到彼此最不擅長的科目,他和我說因為自己小時候唱歌不好聽,所以從此就相當排斥參加唱歌相關的活動。

雖然上述的舉例只是個案,但是我身邊很多人的確是這樣面對挫折的,包含自己過往在補習班當助教,和國小年齡層的孩子相處時,也時常發現到這個問題。

於是我上網找了其他國家如何教育孩子的文章或相關書籍,才發現原來有很多國家「在意孩子是否親身體驗勝過於給予一個標準化的答案」,使得不同國家教育出來的孩子對於挫折態度不太相同。

這樣的觀察引發我去思考:為什麼同樣遇到挫折,一個是躍躍欲試,而另一個卻相當退縮、害怕?

可能原因有幾個:

1. 社會太過單一化「成功」的定義

台灣社會向來強調「孩子必須贏在起跑點」,從小時候學走路講話開始,只要小孩比平均年齡的孩子成長慢一點,父母就會相當焦慮不安,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問題。

一路到求學階段,也是將社會「成功」的價值單一化,認為只有成績好的人才是一個成功的人,卻忘記成功其實有其他的定義,像是音樂、美術、體育等等其他項目的表現,甚至是「比別人更努力」、「在團隊合作中很願意照顧別人」、「對師長有禮貌」這樣的特質,卻同樣時常在社會中被淹沒。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所以造就現在小孩認為自己只要某件事情沒有達到社會單一的標準,就是不成功,拚命的想要符合社會的眼光。

《遠見雜誌》曾經訪問導演魏德聖與誠致教育基金會的執行長呂冠緯,在他們對談的文章中提到,現在的教育習慣將孩子教成同一個樣子,社會喜歡什麼,認為什麼樣子是成功,我們未來就選擇做什麼行業,卻從未問過自己對於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在另一篇採訪台大電機系葉丙成教授的文章中,也提到希望學生未來可以自己去定義自己的成功。

我們的社會一直過於強調學業、名利上的成功,卻總是忘記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其實不盡相同,那又怎麼能以單一的標準去定義每個人的價值呢?

2. 從小只要做不好就會被罵

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向來強調童年經驗,此派典認為長大後許多的問題都源自於不愉快的童年,雖然能造成一個問題通常並非源自於單一的原因,但童年的成長經驗,的確容易影響往後對於挫折的習慣。

而華人的教育向來習慣「做不好就罵」,養成了學生畏畏縮縮的面對這個世界,因為只要做不好就會被老師或者家長責罵,所以乾脆擺著不要做,這樣就不會出錯。

3. 只想要很快就看到成果:

我們的教育方式向來習慣直接給予一個答案、方法,而不是循循善誘或者是直接讓孩子親身去體驗整個過程,所以孩子從小就習慣有人快速地給他答案並且看到結果。

但其實很多事情是需要時間累積的,而且在網路世代中,更強調「快、還要更快」的壓力下,因為過去不常自己探索找答案,又加上現在環境因素,因此很多人開始對於學習新東西需要花時間感到不耐煩。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市面上有太多「幾分鐘讓你學會…」、「快速成效!」、「保證學會!」這一類的課程,強調在短時間內學會一個東西,但是其實培養一個能力或習慣,是相當需要時間去養成的。

對於挫折這件事情亦是,要能夠培養出挫折的容忍能力,自然需要花很多時間經歷「失敗、嘗試、成功、下一次失敗」這樣不停的循環中,從過程中親自去體驗和摸索,才有可能在往後回頭看時,發現原來自己在每一個認為過不了的關卡中,都因為接受挑戰、不停的練習而造就現在的自己。

所以當社會只想要很快地看到成果時,自然對於挫折的練習少,包容度也相對降低,孩子也因為從小沒有這樣的經驗,長大後對於更困難的任務自然更不想去嘗試。

4. 在發展階段中,某些任務沒有完成:

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曾經提出「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指出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自己需要突破的困境與挑戰,如果該階段可以完成,那這個時期的困境就不會成為未來的阻礙和議題。

理論中提到,在學齡前期(3-5歲)強調的是「主動或愧疚」議題,如果這個時期的孩子可以在自己主動探索世界時得到鼓勵和支持,那往後將比較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反之如果在該階段是受到譏笑或者否定,則容易會產生羞愧感,並且讓其他人支配往後的生活。

接著在學齡時期(6-12歲)的挑戰則是「勤勉或自卑」,在此階段的孩子幾乎都在適應學校生活,如果此時可以順利完成學業、生活技能上的任務,那就比較容易發展成勤勉努力的孩子,但反之如果在過程中一直無法順理完成學習任務,則容易產生自卑感。

在此理論中,認為過往沒有完成的事物,會對未來造成影響,並且可能會再次造成問題,但其實階段任務只是一種大略的劃分,時間和年齡上並非如此絕對,只能說這些議題剛好都是我們成長階段必須學會的任務,也是我們終生都要學習的課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當孩子嘗試失敗,大人可以如何用心理學理論幫助他?)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以上圖片皆來自canva pro)

#害怕失敗#台灣小孩害怕失敗#害怕失敗的原因#社會單一成功標準#挫折容忍度低#發展任務中某些階段沒有完成#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做不好就會被罵#想要快點看到成果

我是溫曉風,努力將U質好文分享給大家,請大家也不吝嗇地給予我一些回饋,如果你還心有餘力的話,歡迎點下面的連結給我一杯咖啡的打賞,讓我在困難的疫情時代,我有更多的動力維持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