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第一本葛拉威爾的作品後,就忍不住想去看看他的其他著作,讀完後,不知不覺間又會想要前進下一本。進到他所敘寫的故事裡,有時,我會先試想,要是我是裡面的誰誰誰,那麼在這個情況下,我會下怎麼樣的判斷、決定?而後,再依循著他所敘述的脈絡,抽絲剝繭,接近他所欲揭露的核心。
-
🌱狗狗看到了什麼?
我很喜歡它的英文書名:《What the Dog Saw and Other Adventures》,本書所收錄的文章,皆來自葛拉威爾在《紐約客》上所撰述的內容,文章依「成功的必然」、「戴上另一副眼鏡」、「誰是大明星」,分成三大部分。舉凡番茄醬、金融醜聞、馴狗、網球比賽,再到從律師轉行成小說家的班‧方登(《半場無戰事》作者)……等,都是葛拉威爾關注的寫作主題。
-
🌱關於「變髮」,你想說的是?
在〈頭髮本色〉裡,作者梳理了女性染髮時,內在賦予意義之流變。從廣告設計裡,一開始為著他人期待而去形塑的「金髮」形象,要有女人味、不強過丈夫,價值來自於外在聲音。到後來,出現了強勢、獨立的女子形象,將染髮意義導向「因為我值得」,價值是來自於自我肯定。同樣的染髮行為,伴隨著時代變化,內在意義因而產生了不同的變化。
-
🌱不同類型的天才
班‧方登的故事出現在〈大器晚成〉裡,方登從律師轉職成作家,花了十八年的時間,才為世人所知曉。在此篇裡,作者引用了賈蘭森的論點,提及畢卡索及塞尚,前者發跡甚早,年紀輕輕即聲名大噪;而塞尚則相反,他著名的作品多產於生涯的晚年。晚成的天才,透過失敗經驗的積累、持續的熱情、旁人的支持、時間的淬鍊……等,經由多年努力終至提煉成才氣。
-
🌱個人心得
有時,我會聽到一些人名被冠上「橫空出世」的形容詞,但看完方登的故事,我在想,會不會那些人本來就在那裡蟄伏、努力著,只是現在才被大家發現。
閱讀葛拉威爾的書,順著他的敘述脈絡,常常以為這裡就是結論了,結果他又會丟出不同的觀點,反轉再反轉,過程裡總是刺激著我產生出更多不同的想法。
某次和朋友聊天時,剛好聊到老高的影片,同為五歲抬頭好朋朋,她說:『〈海有多深〉那種類型很好看!探究一些小時候想問的問題,但長大後覺得沒有答案,就不探究了。突然有人幫我探究,就有種滿足感。』
看完葛拉威爾的作品,我想起朋說過的這段話,不管是他寫番茄醬,還是寫太空梭爆炸,讓我起心動念想去讀他所寫的內容,全然是因為「好奇」。
#大開眼界葛拉威爾的奇想 #麥爾坎葛拉威爾 #時報出版 #閱讀 #心得 #whatthedogsawandotheradventures #whatthedogsaw #malcolmgladwell #reading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