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讀書心得

1 / 1

這周的書是我在大四時美麗的誤會。
那時候的我剛好最近不知道要看什麼書,陷入書荒です。
那時候又蠻喜歡犯罪推理類型,所以問同學有沒有推薦的呢?
於是被推薦了這本。

看到書名和同學跟我說的內容,我一直以為就是那時喜歡的犯罪推理系列。
沒想到他是一本犯罪少年的"側寫紀錄"
作者將自己進入少年監獄輔導那些犯罪少年、和他們相處後觀察到的事情寫下來。
也寫了從作者的專業角度來說,這些犯罪少年真的是那樣「十惡不赦」或「天生壞種」嗎?
在少年院的教官們提出的報告上幾乎會寫道「缺乏自尊心」「自信不高」等評價。他倒是想問問那些教官「難道你的自尊心就很強嗎?」

書中的孩子是作者在少年院的個案們,抱著可能被打的心情進去卻發現裡面的孩子眼裡都閃著純真。只是社會對於他們的行為充滿誤解,最後連他們自己也誤解了自己,成為了在社會中被欺負、被霸凌、被排擠的人。

跟大家說一下,我看這本書的時間已經是2年多前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有人請我推薦書的時候,腦裡還是會快速閃過這書名。
從這裡應該就可以知道我真的蠻喜歡這本書的了吧!

雖然我看這本書時有點潦草,但過程中會不斷地回想起學生時期一定會有的,班上那種「個人優勢不在讀書這塊」的同學。
書中的孩子大多都是類似這樣的人。
他們因為犯罪進入少年院,但作者發現了那些孩子眼裡的純真,有些甚至還會主動打招呼。

他們不同的地方在於「認知功能」,少年們被誤解是沒禮貌、懶惰、沒上進心的種種行為都是求助的信號,而作者也總結了5+1的特徵:認知功能不全、無法控制情緒、不知變通、自我評價錯誤、缺乏社交技巧 + 動作笨拙(不會控制力道/動作不協調)。
其中還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些孩子其實不知道「反省」是什麼,他們做出做錯了的表情只是不想挨罵而已。
作者也說,現在的教育環境及政策(作者是日本人,這裡指日本)大多是「指出問題」,卻沒人提出解決方針。看似每次的會議都在討論,其實是止步不前。

當被問到學習(認知)、身體(動作)、社會(人際關係),哪個最重要時,幾乎所有人都會回答人際關係,卻在學校裡學的科目、比的分數都是國文、數學、英文等等。
雖然一般的孩子是可以從群體生活中學習到人際關係,但對於5+1特徵的孩子們來說,如果沒有系統化的社會教育的話,他們面臨的就是對社會的不適應,誤解自己也被人誤解,而導致行為偏差,開始犯罪。即使長大了也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問題而成為繭居族或漂泊不定地常換工作。

(我是覺得系統化的社會教育在一胎/少子化的現在,真的很需要,不只5+1特徵的孩子。)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每次在看一本書時,腦袋都會不斷聯想之前看過的有意思的文章或是書的內容。而<

其實最後看完書中作者紀錄的少年們的行為和他們之間的互動後,我覺得這些犯罪少年就是還沒長大的孩子。與其希望他們能正兒八經地跟同齡人一樣專心上課,不如像小朋友一樣邊玩邊學還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