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首爾:是炒房者造成我們的貧窮!寄生下流殘酷史,蟻居村全貌紀實

1 / 1

착취도시, 서울

 大半人生與韓劇、韓綜及韓國電影為伍的我們大概都認識「地、頂、考
也就是地下室、頂樓加蓋、考試院。而隨著韓國經濟的成長,又出現了更艱難的居住環境——蟻居房

 看這本書的一個段落的時候,我不斷想起有次我一個人在斐濟小島的海上浮潛,隨著水流一路到了浮標的邊界,該回頭了,但是這時的水流是逆向的,不論多麼用力的划水和打水,我和岸邊的距離幾乎沒有縮短,心裡產生一點恐慌
但除了繼續划水和打水還能怎麼辦呢?
 這種逆流向前,但又好似原地踏步的感覺,就是我看到李惠美記者筆下的蟻居房居民的世界

 身為出身新聞系的人類,看到有記者投入深入採訪報導心裡很激動,雖然沒能走上同一條路,但能看見有記者仍然努力把社會視線以下的世界端上檯面,讓問題被看見,進而推動改變,這件事的本身極具意義。

 我們願意為了未來的美好,犧牲現下的生活嗎?而夢想中的未來,真的會到來嗎?年輕人可以灌輸自己年輕就是要吃苦,而老人家呢?他們對未來的盼望是什麼,國家能否保障最低的居住條件,守護國民的尊嚴?

 我很喜歡首爾,時常對美麗又繁華的城市讚嘆不已,但那陽光照不進的都市角落,有人過著近乎沒有人權的生活,我也是透過這本書才一窺究竟。
 我想像著我的房間如果沒有窗、沒有自然光,再把電視、床、冰箱、飯鍋、衣櫃通通塞進來,接著面對首爾零下20度的氣溫,沒有暖氣,這樣的空間我能活多久?

 蟻居房的老人家就在這樣的環境裡,月付七千兩百塊以獲取一個得以委身,不至於流落街頭的空間。這是書裡提及的某一案例,一坪的要價甚至比江南區的豪宅還要多好幾倍,然而法條也無法保障這些居民。
 屋主將房間越隔越小、租金越調越高,接著再把這樣的經營模式「傳承」給下一代,蟻居樓以家族企業的方式代代相傳,令人作嘔的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情況可想而知。

 我覺得作者帶出的視野很好,提醒著大眾委身在蟻居房的人們各自有其苦難的人生,他們選擇這樣的居住條件並不是「活該」,其中許多人都有工作,不論寒暑都努力的求生存,在這大都會裡掙扎度日。
 我想起先前讀《我在底層的生活》時作者的體驗,那種「窮,你還沒資格生病」的恐慌感又一次襲來,而政府和社會是忽視了問題,還是只是放任問題越演越劇烈呢?

 這本書提及的年份及數據都非常接近我們的當下,首爾的居住條件有變好了嗎?我對書裡提及的許多人的人生都很有印象,除了老人家,我很想提學生的困境,新聞曾報導過韓國的大學學費飆漲,學生集體抗議的事件,這點台灣人一定也不陌生。
 書裡更寫到在大學附近的住宅條件有多惡劣,大學生在青春洋溢地歲月裡為了住房押金必須依靠家裡支援,或是打工支撐生活費和學費,卻只能換來沒有陽光、近乎沒有隔音的空間,看來戲劇中描繪令人心動、熱血奔騰的大學青春,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能力享受他啊!
 學校提供的宿舍太少,以致學生無法以低廉的價格入住,只能轉向學校附近昂貴的「迷你套房」,然而在學校要興建宿舍時,屋主便激烈的抗議,學生被夾在中間,卻只能靜靜得被剝削

 在很恐懼自己成為下流老人的時候遇見了這本書,好像又讓自己多了一份思考該如何在劇烈變化的世界裡謀求生存的一席之地呢?
我 的恐慌並非來自於不願意為未來儲蓄或者努力,而是像逆流的划水一樣,害怕自己被水流沖走。全書所有的金額皆已換算成台幣,讓我們得以直接感受到數字的衝擊,真的非常推薦大家看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