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還存在「有毒的男子氣概」嗎?masculinity 反而造成男性的消失
美國作家 Christine Emba 以批判性思維重新審視「男子氣概」(masculinity)這個概念,指出 masculinity 在當代社會中容易引發爭議。
男子氣概強調,一方面,男性氣概可能因與刻板印象或負面行為的聯繫而被質疑;但另一方面,文本呼籲人們重新理解這個概念,並賦予其更具建設性的意義。
這裡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將傳統上被視為「男性氣概」的特質,例如:力量或勇氣,轉化為積極的社會價值。
masculinity 的核心特質
不同年齡的男性在討論「男性氣質」時,普遍提到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
- 力量
- 自我掌控
- 領導力
- 責任感
- 對他人的關懷
這些特質並不僅指身體上的力量,更涵蓋心理層面
例如:在困難中保持堅毅、對行為負責以及主動照顧他人
從科學角度來看,性驅力和果斷這些與男性特質相關的表現,可能受到睪固酮等荷爾蒙的影響。
然而,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些天生的特質轉化為有益社會的行動。所謂「正向的男性氣質」,指的是將這些特質用於服務他人與社會,而非僅僅追求個人利益。
▲Photo by Adeolu Eletu on Unsplash
-
性別特質的零和誤區
當我們談論力量或勇氣等特質時,常有人擔心,強調這些特質可能會限制其他性別的表現空間。例如,難道說「好的男人應該強大」,就代表女性必須脆弱?或者,當男人被視為領導者時,女性是否只能成為追隨者?
事實上,這種零和思維(zero-sum mindset)是錯誤的。
性別特質並非對立的存在,而是可以互補並共同發展的。
例如,當男性的勇氣被鼓勵時,女性也可以展現同樣的勇氣;當男性被賦予同理心時,女性同樣能擁有這項特質。社會的整體進步,需要所有性別在相互支持中共同成長。
▲Photo by Randy Kinne on Unsplash
-
賦予 masculinity 新的社會意義
要重新定義男性氣質,我們需要聚焦於這些特質的正向價值。
例如,力量可以被用於保護弱者,責任感可以體現在家庭和工作中,領導力可以服務於更大的團隊和社區。這些特質不僅能幫助男性茁壯成長,還能促進社會的整體和諧。
▲Photo by Laercio Cavalcanti on Unsplash
此外,這些特質並非男性的專屬。例如,女性也可以展現領導力和力量,而男性也應該具備柔軟與同理心。性別並不是分隔特質的界線,而是讓人類多元性得以展現的基礎。
透過更包容且積極的方式詮釋男性氣質,我們可以幫助個體和社會實現雙贏的局面。這並不是要局限某些特質於某個性別,而是學習如何將所有性別的潛力最大化,並運用於推動社會向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