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 8/21我的環島之旅到了台東以及花蓮,老實說是我最期待的兩天,因為我對於花東的天然景致跟幅員遼闊一直有像童年時期看到棒棒糖時那樣的欣喜
這兩張其實是在差不多的地點拍的,都在多良車站附近;當時到了多良,放眼望去真的就是依山傍海,不可多得的美景。同時,幾乎是在場的所有人都只為了跟「多良車站」拍照,拍完就走;而當天我也幫了十幾位遊客拍照,真的就是跟「車站」合照
.
多良車站在2006年就已經成為觀光車站,吸引很多海內外遊客來走訪,也讓附近的商家賺了不少觀光財;可是我一直在想…
.
「台東真的吸引人的應該是大自然吧?」
我不時會想到之前跟蔣勳老師的對談,從我最喜歡他的著作《孤獨六講》,帶出了「形式」跟「意義」的併行。在很多華人傳統的節日,燒香拜拜是常見的習俗,可是當我去問家人、親戚為甚麼要這麼做的時候,他們反而不見得能說出個來龍去脈
.
「因為從以前就是這樣拜呀 !」
「啊本來拜拜就是這樣呀 !」
.
這是我大部分會聽到的回答,平心而論;這並沒有解釋「為甚麼要這麼做?」我特別喜歡蔣勳老師在《孤獨六講》當中對於這類現象的討論…
.
「如果只剩形式,那麼個體終其會失去其意義」
.
我一直認為人類與大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曾經跟一些老漁夫聊過他們的捕魚事業,令我很訝異的是,這些從事捕魚至少30年的老漁夫們從來都不是看天氣預報來判定今天是否要出海;相反地,他們靠得是「漲退潮」、「空氣濕度」以及「海風的風速」來決定要不要捕魚。這讓我嚇呆了!因為這些放在現代會變成逆天到不得了的原始技能,但是這些老漁夫們卻拍拍我的肩膀跟我說這並沒有甚麼了不起的,因為從小就跟大海生活在一起,所以才可以讀懂這些資訊(你只要懂海,海就會幫助你!?)
這一次「報復性旅遊」我看了更多這樣的狀況,跟車站拍照的不算甚麼,甚至拍完就走的也不計其數。大家追求的是「人們在哪?」而不是「人們為甚麼在那?」我們在盲目從眾之下也只不過是在確認跟IG上的照片長得是否一樣,然後再繼續把網路濾鏡下的大自然推送到世界各地;然而,閃光燈下的人們也在建立連結,只不過不是與大自然,而是「社群連結」
.
車站怎麼會成為社群炫耀的籌碼了呢?
.
一旁只由藍、白、黑組成的海岸線,吉普車對比出了我們在大自然是多麼滄海一粟, 我在那海天一線之間呆滯了有些時間, 在台東的很多地方我都有這樣的感覺, 而這些地方都是大自然組成, 而並非是那些人滿為患的網美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