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卷二大意

國富論卷二(論物品積蓄的性質、累積與運用)讀書心得
1社會全部積蓄的分類(依用途分類)
a直接消費
b循環資本
(有金錢、食物、原物料、製造)
c固定資本
(有機器與工具、建物、土地改良、才能)
其他:循環資本需替補品(土地的產出、礦坑的產出、漁場的產出)
2論銀行
銀行存在的目的是盤活商人手邊的資金,約是有錢幣以後對於產能的再次升級
錢幣的價值在於「交換」而不在「使用」
討論許多銀行的行為:
銀行的成本:工資、錢幣保管費、錢庫補錢費
匯票貼現、信用透支、規律還款、發行鈔量不宜超過金幣量、對開匯票、以匯票循環集資、如果戰時(需要銅幣流通,不能只是鈔票)、紙鈔面額不宜太小、錢的價值在於錢上市的數量與貨物上述的數量的比例、銀行數量增加增進社會安全
3論貸款利息
(註明一下,我改動原書篇章順序,我覺得我這樣思路才是順的)
利息是指拿別人錢的使用費
借款有助於提升社會產能,可能可以視為有銀行後的再次升級
貸款利率高低取決於企業利潤高低(需求)與準備貸給別人的款的多寡(供給)
法律規定的最高利率宜略高於市場的最低利率
其他:平常的土地市場價格取決於平常的市場利率,房租類似利息一樣
4初談資本的運用
可用於生產性勞動或非生產性勞動
社會富有與否端視其資本運用比例
其他:節儉能夠致富,沒有矛盾。
社會進步徐緩,不易察覺,要有耐心(?)(我在對誰說話,他為什麼要這麼思考)
不管在什麼地方,審慎經營和成功的企業案例遠比思慮欠周以致失敗的案例來得多
5再談資本的運用
資本的4種用途:
(1生產初級產品2加工3批發4零售)
全國而言適宜的資本使用順序:農業1製造2貿易3
貿易有3種(1國內貿易2國外消費品貿易3海外販運貿易),有國內資本回收速度、資本規模大小的分類
不宜立法干擾資本使用順序
國際貿易大約是利息以後對產能的最後升級了
另外,不努力不代表沒有品德,只是因為沒有得到相應報酬所以迫使時代的無奈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而已。

沒有批評
有的話之前都寫了
卷二是技術性的東西居多
立意可以批評,但是手段無法批評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