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楊隸亞《臺北男子圖鑑》文學年金

1 / 1

這篇是觀察臺北文學獎文學年金的申請計畫,獲得獎項的人都怎麼寫的。

楊隸亞這本《臺北男子圖鑑》,如果出書我會買。他講得很好,清楚簡單,精準打到要害!

作者的寫作切入點,從「相同作品」切入,例如有諸多不同國家的女子圖鑑,描寫女性不同成長階段的傷痛,女性作品創作達到高峰(講述這類作品目前的狀態)。

但觀察這些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們,卻都是類似「沉默、不知所措」表現,根據這樣的狀況,興起了作者的問題意識:這些男性在想什麼?

從這裡切入了「現在有許多作品關注女性,理解女性,那有沒有什麼作品讓我們更也理解男性?」

這條路線向我展示了如何避開正面衝突,但又關注自己的議題。這部分我一直有著困擾,因為每次只要想書寫男性的困境時,我就會想跟那群always大罵嘲諷男性的進步男女們正面衝突。粗淺說一下原因,在網路上看到有一種女性主義論點是,大家都是結構下的受害者,女性比男性更來得慘,既然要改善所有人的生活,那男性就應該加入女性主義,一同尋求改變。到這裡都還可以,不過接下來的我就不是很懂:要男性加入成為隊友,同時不間斷唾罵嘲諷男性無能?要當隊友,同時還要接受無條件謾罵?這我我真的不能。

(啊不過性別反過來,男性一邊拉攏乖巧女性但實際上厭女,狀況也差不多。我想說這兩種群體在我感受上其實半斤八兩)

要加入男性群體就要一起貶斥女性,要加入女性群體就要一起貶斥男性。是有沒有這麼S,要不要這麼M。於是我腦袋裡就產生了相生相剋的兩種經驗。看男性群體的發言,我情感上會親近,但理智上反感。看女性群體的發言,我理智上會親近, 但情感上反感。

這兩種我都不要。

好的,回到作者怎麼用文獻回顧的方式。  如果企劃書寫的方式要像我糾結的那樣如實寫出,大概是吃力不討好,又偏移焦點的做法。畢竟回到創作原點,言論爭戰並非我關注核心,書寫故事、呈現事實才是。不如透過要觀察的現象,來講述自己關注的重心。這也是我覺得自己做得到的方式,看起來,在呈現效果上也是較好的方式。



★創作螢光筆★

  • 有一種地域氛圍感。
  • 題材精簡又吸引人:以一個本身具有矛盾衝突的角色,放在這個特殊的二元對立世界觀裡,例如主角剛好是混血兒。或是以東默農的話來說,主角要有一個適合這個單一任務的特質,與一個不適合任務的特質,一如火影忍者鳴人體內有毀滅世界,也能拯救世界的九尾。
  • 文學年金並不一定要長篇。短篇小說集也可以寫,只要主題兜攏的好的話。


作品連結:http://literature.award.taipei/22th/F3.pdf
作品:《臺北男子圖鑑》
作者:楊隸亞
屆數獎項:第22屆臺北文學獎文學年金

更多創作眉角:
👉網站:木凱創作道
👉FB:木凱創作道
👉IG:mukaiword
👉原文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