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的衝擊,在警惕我們什麼?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社交頻繁,在這一次COVID-19對台灣的衝擊,似乎逼得大家要互相保持距離...
不能群聚後,你能不能跟自己在一起?
不能與人接觸後,你能不能跟自己對話?
這個病毒是不是在警惕我們,重新找回自己?
多數人應該都有想過,如果學業停擺、工作停擺、沒有收入、哪都去不了、不能跟朋友甚至家人見面,那自己存在的價值是什麼?該怎麼證明自己是誰?
2003年SARS疫情在台灣爆發時,我就讀國中,回想當時沒有停課、沒有戴口罩的嚴格規定、沒有封城,生活好像沒有受到太多的限制和影響,病毒肆虐不到一年就被控制下來,相較於SARS造成國內346人確診,2019年底開始肆虐的COVID-19,目前台灣的確診人數已經超過六千人,這波今年四月開始在本土爆發的感染,讓我想起去年2月南韓大邱出現超級傳播者,病毒因此失控蔓延到全國。台灣在面臨今年這一次不可控的危機,5月19日宣布全國進入三級疫情警戒、全國各級學校停課,多數企業員工陸續採居家辦公、全國休閒娛樂場所關閉、有的店家和攤販暫時歇業,造成一些行業開始縮減人力,被迫放無薪假甚至失業,反觀是第一線的軍警消醫療人員和國家前線人員,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和染疫的風險,忙得不可開交,每個人受到的影響都不同,而這些變化卻徹底打亂了每一個人的生活,會不會封城呢?封城後我們又該如何生活?
隨著COVID-19疫情升溫,孤獨感也被放大,身邊有些朋友因為接觸過確診者所以被隔離、第一線人員為了保護家人暫時獨居、被迫不能跟孩子見面、暫時不返家鄉探望家人,台灣兩千多萬人有多少人正在孤獨著,因為大部分的人已經過慣了群體生活,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灌輸要融入群體,形影單隻反而會被說成怪異,不僅在學校、職場上,甚至生活中吃飯、逛街、旅行也習慣有人陪,教我們要融入群體,卻沒有人教我們要學會「獨處」。當每天的行動都只能在家,就算出門也只是買個民生用品,與人面對面相處的機會減少了,造成了焦慮和空虛感,換言之,少了這些群聚的紛擾,不如趁這個時候學習跟自己相處吧!
有沒有發現突然間多了很多時間,可以燒一桌菜、之前買的書終於可以靜下來好好閱讀、想看的電影也找出來看完,過去忙於事業的家長們請防疫照顧假在家照顧孩子,雖然如同打仗,卻難得可以與孩子朝夕相處並親自教他們學習,看似生活被打亂,卻都是因禍得福的收穫。我們開始找尋或培養可以充分與自己相處的事情,可以是閱讀、寫作、下廚、烘焙、花藝、線上學習過去有興趣但沒遲遲有去學的課程等等,回歸到自己的興趣和本質,享受孤獨,度過這波未知的疫情帶來的考驗,讓焦慮和空虛不會輕易侵襲你的心。
現代社會讓我們總是汲汲營營的生活,沒有停下腳步來思考自己的人生長什麼樣子,從這一次疫情的衝擊,讓每一個人面臨學業、事業、家庭、健康的不同課題,最終的意義是不是在告訴我們回到原點,去找尋心底純粹的自己,重新建立跟自己的對話,好好的跟自己相處,當全世界都在面臨病毒帶來的考驗,我們並不孤獨,做好該做的本分,即便是外出戴口罩、待在家不外出,都是在為台灣盡一份心力。既然下雨了,那就停下腳步休息吧!我們要帶著希望,迎接雨後的晴天和那道彩虹!
#疫情的衝擊 #新冠病毒肺炎 #COVID19 #居家辦公 #獨處 #孤獨 #跟自己在一起 #本質 #享受孤獨 #跟自己對話 #停課 #隔離 #台灣疫情 #本土感染 #警惕 #重新找回自己 #做好本分 #酒窩南希
更多關於我,歡迎追蹤我的IG:hsuan_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