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在家的時光除了追劇,我還做了什麼?

1 / 1

前幾年因為遇上些挫折,那時候的我連好好吃一頓飯、週末在家把衣服洗好的力氣都沒有,每天就是行屍走肉的掉眼淚。

當時我姐借了我一本書:codependent no more (中譯:照顧好自己),半年後我做了個決定,請朋友帶我去刺青,永遠記得她曾經跟我說,她把自己生日刺在比基尼線上,每當褲子脫下前要提醒自己要好好愛自己,我效法她,想著每天早上刷牙時,透過鏡子看到手上的字,想告訴自己要好好的把自己照顧好。

最後我收拾好破碎不堪的心、打包好行李離開那傷心的台北(寫到這邊其實有點好笑,為了要引用動力火車新歌,但其實是我曾經以為大都市才是最美好、才能逐夢的台北。)

今年是我離開台北的第三年,我實現了當初刺青、離開那傷心地的初衷,為自己做了許多事。除了一開始用整整一年把雅思念好外,我還盡力的把我的生活過好。

照顧好自己的這種生活方式,我的偶像是我姐。這些生活儀式都是向她學的。她除了能把自己照顧好,還能把貓咪、女朋友還有我照顧得很好,除此之外她還練瑜伽、釀酒、釀康普茶、做麵包、做三餐、研究香氛...攻力完全超越我3000等級。

除了工作以外,我每天給自己很多課題要完成,多到其實我連原本休閒娛樂的時間都被縮短了,但是我仍然甘之如飴。

佔了我工作外時間中最大的比重就是運動了,再來是幫自己煮飯。

因為健身要跑課表,所以這點沒辦法投機取巧,我常常告訴我自己我只要把這課表完成,我的身材就會有進步。這三年來一直如此,直到疫情在台灣爆發健身房被迫關閉後我迷惘了兩週,非常幸運的是我教練開線上上課程,針對僅有的陽春器材客製化課表,我的日常好像又恢復以往。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常常聽到身邊的人問我“每天煮飯不會很累嗎”?我的答案是很累啊。

我曾經因為工作太忙,忙到半夜兩點但為了我隔天能好好享用一頓飽餐,我還是花了點時間備餐。我常問我自己為什麼?但只要想到外食永遠都又貴又少吃不飽,我就願意花時間做點事,對自己好一點。(當然偶爾我也會懶得煮,跟同事說“今天外食”!)

考完雅思後,我“盡量”保持著閱讀的習慣,因為我自認為有閱讀障礙,沒辦法好好完整看一本書,所以我選擇閱讀medium, 這app有個好處就是他會告訴你這篇文章大概閱讀時間是幾分鐘,雖然我可能一篇文張要分個兩天才能看完,但對我來說至少比閱讀一篇英文小說來的容易許多。(最少一天會花30分閱讀,假日60分)

除了這些,我還有一些生活課題是永遠做不完的,這些事對我來說也是把自己照顧好的重要清單,看似都是生活小事,但如果連這些都沒辦法做好,那要怎麼把自己照顧好?

Living in the moment,就算只是一點小事,都賦予著把自己照顧好這項課題中重要的意義。

1. 洗衣服:看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蛤???但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儀式感。每天下班把制服洗好,對我來說是完成我的一天,每個週末把各種顏色分類的衣服洗好、晾好,我享受這過程,對我來說是在檢視自己過去這週有沒有浪費掉的時間。

2. 兩天澆花一次:我養了些植物,雖然不多但對我來說他們都是有生命的。每天上班前或下班後,花個五分鐘澆水,一邊感謝他們釋放正能量陪伴我的生活。

3.花時間喝水: 買一個超大水壺,讓喝水這件事變得很優雅。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4. 打掃房間、洗床單: 其實這是我最討厭的家事,但每天睡覺的床總還是要保持清潔、另外看著滿地的頭髮跟灰塵也會讓心情變得很阿雜...大概一個月會做的兩次吧。(笑)

5. 每個禮拜都要掃廁所:有些人浴室會有水垢跟青苔,這樣會降低生活品質。但如果每周或每天都有記得把水垢刷掉、排水孔的頭髮丟到垃圾桶,把馬桶的霉斑刷掉後,這樣一來你永遠都有一間全新、乾爽又舒適的廁所。                          

雖然我跟家人住,但做家事不是媽媽的工作。

如果還有零碎的時間,

我會整理單字、整理照片、寫部落格文章,能做這些事的時間對我來說得來不易,所以格外珍惜,還有“盡量”在每週把每一天做了什麼事記錄下來,這是我取代寫日記的方式。

整理照片的方式很有趣,就是每年每個月每一次出去玩都會有照片紀錄,就算是食譜、截圖、音樂及電影清單等都有它該有的資料夾。這要花很多時間,所以我就是慢慢做,這樣整理下來,回頭看竟然也第十個年頭了。

-

時間就像乳溝一樣擠一擠就有了,但我真的認為就是如此,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儀式、把自己照顧好的方法。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只是不太認同聽到有人說一直在家追劇追到好無聊,或許你有更多課題要做,趁著現在也不能出去玩的時候,一步一步來,開始“用心“體驗你人生做每一件事情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