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喜劇包裹的現代啟示錄/美劇 《良善之地》(第一、二季)
《良善之地》是一部打著喜劇旗幟的哲學片。從首集開始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拋出哲學性議題,逼著觀眾去思考。藉由荒謬的劇情衝撞著我們原本信奉的價值觀。
去年初剛剛播畢第四季最終回。只記得去年有人向我推薦過,當時還把它當作我與丈夫午晚餐的調劑品,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真。直到前陣子才又點開來從第一季開始看。
或許是夜深人靜的時刻,也或許是居家避疫的這陣子沉靜了許多,這部嚴肅沉重的喜劇開始讓我沉迷。
艾莉諾來到了人們俗稱天堂的「良善之地」,在他眼前自稱是該地建築師的麥克向她親切的介紹了社區的環境,並帶她前往在來世的住所。在這裡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真正的靈魂伴侶。
艾莉諾也在這裡認識了她的靈魂伴侶-其迪。
其迪,在人間是嚴謹的倫理學教授,對於他而言任何事都會有答案,以至於他經常因為過度思考一個簡單的問題而顯得優柔寡斷。
其實艾莉諾並不屬於這裡,活著的時候,她不過是一個為了生存而販售假藥的業務員。她看著螢幕上播放著陌生的人生片段,向其迪坦承並尋求他的幫助。藉由其迪教授的倫理學試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以便能繼續待在良善之地。
故事便圍繞在主角艾莉諾想留在良善之地的目標裡,為了這個目標而衍生出了許多荒誕卻發人深省的故事。
那天實在忍不住波動的心緒,簡短的記錄下了看完第一季以後的心情。
第一季最終回的大反轉實在令人震撼。
(以下內容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我們都以為真正的地獄無非是要生前犯下罪惡的人,在死後永久的承受令人難以忍受的刑罰。每個宗教對於地獄的詮釋和理解不盡相同,卻都有著黑暗、痛苦、毫無希望的共同點。
那些對於刑罰的描述都是具體可見的,是只要用聽的就能大略想像其痛苦程度。
然而,最終回當艾莉諾在混亂的爭執中發現到麥克的詭計以後,我們才知道真正的酷刑並非那些具體可見的,而是存在於自身與他人之間的相互折磨。
好像還不用到地獄,我們活著的時候就是這樣了。
佛法裡有「我執」這個說法。是指一個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非常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不僅在乎自己的存在與否,還在乎別人對他的想法,對他的價值判斷,也會非常希望別人知道他。對於他所關心的人,他也會非常在意,在乎那個人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在乎他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在乎他變成什麼樣子。
被麥克放到良善之地的四個人:艾莉諾、其迪、塔哈妮和傑森都是屬於這樣的人。
艾莉諾自不用多說,因為從小生長環境的關係,使得她人際關係疏離,並因此養成凡事只講求自身利益的個性。
其迪執著於道德原則而缺乏待人處事的彈性。
塔哈妮,生前雖做了很多善事,但她的動機源頭卻是因為想向父母證明自己的價值不亞於優秀的妹妹。
而傑森,典型的社會邊緣人。靠著販售毒品給大學生維生,雖懷抱夢想,但個性衝動莽撞。
每個人執著的地方不太一樣,卻都會因為過分的擔心與在意而讓自己像緊繃的弦,不只自己無法奏出優美的樂音,還會讓身邊的人受傷。
然而,擁有執念的人也不會一輩子都在自我折磨或相互折磨裡苦苦掙扎。
第二季有了更令人驚詫的轉折。
麥克在重啟實驗社區第800次以後決定與艾莉諾等人合作瞞騙過想揭發實驗失敗的維琪,再用計逃脫到真正的良善之地。
在這個過程中,麥克開始學習人類的情緒、倫理道德和良善。
這季裡有個很有名的倫理學思考實驗---「電車難題」。
這道題是由英國哲學家,菲利帕‧福特於1967年首先提出。假使你現在駕駛著一輛電車,卻發現煞車失靈,眼前有五個工人正在修繕馬路,而另一條路則有一個人。假如你是電車駕駛員,你會犧牲一個人的性命拯救五個人嗎?
這道題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境變化。劇中麥克也利用虛擬實境的影像讓其迪和艾莉諾實際體驗。
這季裡有很多我很喜歡的片段。
包括,當麥克體認到生命有限而精神崩潰時,艾莉諾告訴他,每個人都是這樣,我們都會有一點悲傷,但那並不要緊。當你面對死亡,可以痛快地哭一場,但馬桶刷的錢還是得付清。
人生,不就是這樣?在快樂與悲傷中不斷的往前,一步步實現自我。
麥克通過與四個不那麼完美的人類的交往,漸漸學會了人類獨有的感官情緒。友情、犧牲和承諾。
雖然並不完美,但我們是一旦發現問題便會不顧一切的尋求解決之道,並且即使沒有把握能成功,卻還是帶著自信去嘗試的生命體。
因為麥克重啟800次的實驗社區,他了解到「人類」通過學習便會越變越好,他開始質疑眼前的這四個人是否真的屬於「罪惡之地」。
原先只是想夥同他們一起逃往良善之地,後來卻演變成他開始比誰都更想證明這四個人雖非完美的善人,卻也是不至於遭受永世折磨的惡人。
沒有人是百分百完美的,但也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從自己的錯誤和缺陷中不斷進化,成為「更好」的自己。
然而,什麼是「更好」的自己?
在熱氣球天秤的橋段裡,其迪一看見自己亮的是紅燈便又開始焦慮害怕。
艾利諾告訴他,是他教會他們如何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他便一定也是。
原來,一個更好的自己並非以自我為中心的形象塑造,而在於自己的行為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