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一樣的黑夜,不一樣的英雄

1 / 1

原文>>>https://bit.ly/3IMELfo

#蝙蝠俠》(2022) [8/10]

「蝙蝠俠(#Batman)是一名出現於DC漫畫的虛構超級英雄角色,它由鮑勃·凱恩和比爾·芬格創作,角色首次登場於《偵探漫畫》第27期(1939年5月)。最初被稱為「蝙蝠人」(Bat-Man,兩字間有連字號),後來還有「#黑暗騎士」、「世界最偉大的偵探」等其他稱號。」

以上是維基百科「蝙蝠俠」頁面的第一段介紹,如果這段介紹對你來說非常陌生,那這次的電影風格絕對會和你的預期大相逕庭。

不同於提姆波頓、克里斯多夫諾蘭、查克史奈德執導的蝙蝠俠,這次麥特李維斯的蝙蝠俠並沒有太多英雄色彩,不再是那位拯救世界、英雄救美的典型猛漢,不再用先進裝備堆疊出戰鬥力,更不再炫耀財力就是他的超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一位陰鬱又孤獨,不斷自稱是「復仇使者」,嘗試解開高譚市謎團的陰沈偵探。所以這確確實實是一部懸疑推理片無誤,如果是想看華麗特效的戰鬥場面,那這不親民的三小時片長可能會讓你很痛苦。

DC英雄電影偶爾會讓人有驚喜的原因是,它會有一些「走出自己的路」、不受英雄電影形式拘束的作品,繼《#小丑》和《#自殺突擊隊:集結》之後,這次的《蝙蝠俠》嘗試扭轉大家腦中的既定印象,對這角色做出獨樹一格的改變。單純以懸疑推理片來說,三小時的片長如何讓人全心沉浸在其中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導演走的是《火線追緝令》那樣的老派推理路線,不用剪接故弄玄虛,沒有燒腦的轉折劇情,沒有錯綜複雜的台詞解釋,這些現在流行的懸疑推理公式都沒有運用在其中,所以覺得它可能不會是一部可以廣受大家喜愛的作品。

但我個人是相當喜歡的。首先我就是喜歡這樣樸實的推理風格,順水推舟的抽絲剝繭,雖然沒有突破邏輯的轉折,但會有許多令人驚喜的設計,像是兇手的行凶手段、犯案現場留下的線索,以及角色之間的愛恨情仇,下一個受害者會是誰的恐懼感等等,這些設計都會讓人抱著好奇心想繼續往下看。

兇手的思考格局也是重點之一,殺人對反派來說極其簡單,但如何有個縝密的計畫可以玩弄別人,同時把想傳達的理念(不管是好是壞)擴散出去,並將仇視的人事物從這個城市連根拔起,這就不是每個劇本都能辦到的事了。再來製作面上的攝影和配樂相當切題,和暗黑冷硬的風格緊密結合,讓人彷彿置身陰謀四伏的高譚市,觀影過程更加引人入勝。

既然都用了蝙蝠俠這樣著名的角色,單純拍個推理片也太可惜,所以像貓女或高登局長這樣的綠葉,或是一定要有的蝙蝠車等等經典元素還是得好好發揮一番,並利用蝙蝠俠和高譚市的身世糾葛,去傳達出一些警世訊息以及希望。看完《蝙蝠俠》時的心情,其實和看完《#時代革命》時是有一點像的,都是在萬念俱灰中,靠著對於某件事物的牽掛和信念,去尋找一絲僅存的希望。在疫情、戰爭、環境問題環伺的現世,如何和蝙蝠俠一樣繼續保有希望,並用力去守護和爭取,應該是這部復古電影想傳達的一個永恆不變的想法吧。

追蹤欸冷>>>https://www.instagram.com/allenmovienote/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