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安娜》Netflix電視劇推薦 掌握財富密碼的操縱者-安娜

1 / 1

「創造安娜」 的片頭秀出這樣的文字—"This whole story is completely true. Except for all the parts that are totally made up."(此故事完全真實,編造的部分除外)。

對,這部Netflix電視劇是由一個2019年的新聞事件所改編,說是有一個是來自德國,偽稱是富豪繼承人Anna Delvey的女子,靠著營造Instagramg社群軟體光鮮亮麗生活的交際手腕,騙倒了紐約上流社會及知名人士一票人,榨取了不少金錢。而我也是因為受到此離奇事件吸引,所以當Netflix一宣布「創造安娜」電視劇上映,就立馬守著網路前觀看。

可我還是想吐槽一下。

回顧整個新聞事件最讓我感到十分荒謬的地方,就是Anna本人長得很典型俄國人的樣子 〔佔五官比較大比例的鼻子,以及高聳又圓潤的顴骨〕,怎麼會沒有人發現她是俄裔人士?且對她編造來自德國,父親從事太陽能產業開發並創造一個信託基金給她這件事深信不疑呢?影集中對此沒有特別交代,又換片商的角度想,要特意選一個長個像真實Anna的演員可能也有困難,雖在第二集有編排一位在遊艇上聽出她俄國口音的人士,但也不了了之,著實有些遺憾。

Anna的在片中的人設並不討喜,以自我為中心,對人態度常粗魯無禮,但是因為小錢給的闊綽, 再加上對時尚又有一定的敏銳度,使得周圍的人對她名下有信託基金的說詞信以為真,深信只要圍繞在Anna身旁,就可以來場利益交換。

這種模式跟買股票有點像,當你認為這支股票將來股價會上漲時,不管它實際財報情形到底如何,又或者是說你根本也看不懂,只要你相信未來會帶給你豐厚的報酬,你就會買進,但實際上是Anna一開始都花著男友Chase的錢,然後開口閉口都是「我爸我爸我爸...」,一整個長不大的樣子,等到旁人發現問題跟她討錢時,就幾個招式蒙混過關:「我爸斷了我的金援」、「歐洲金融系統出了一些問題」、「你不知道我是誰嗎!」

雖然就這麼幾個固定招數走天下,但是靠著Anna理所當然地上駟對下駟態度,讓身旁的人都按著Anna的指令自動走位起來,扮演他們應該做的角色。所以說,人帶氣場還是很重要的,氣場對了,你要的什麼東西都來了。

Inventing Anna 只有一季9集的劇情,但在上映之後爆發了一些戰爭,讓觀眾以為要拍第二季。

事情是這樣的,Anna 之所以會被紐約警方逮捕入獄,是因為她的朋友Rachel向警方檢舉,並與其共同合作把Anna從勒戒所誘騙出來,才得以順利逮捕。而Rachel會這樣做,起因為一場不甚美好的摩洛哥之行。

摩洛哥的旅行小夥伴有詐騙女王Anna、名人私人健身教練Kacy,在浮華世界擔任編輯的Rachel,以及Rachel的曖昧攝影師同事Noah。他們一起快快樂樂地去摩洛哥度假,住在IG打卡聖地—馬拉喀什的馬穆尼亞酒店(La Mamounia Hotel),但由於宇宙神秘力量的保護,Kacy因食物中毒先行退出,留下Anna、Rachel及Noah三人繼續這個危機四伏的異國度假行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先是Anna一開始怎麼都不願意踏出酒店外到其他地方觀光,而後酒店人員屢次向Anna追討住宿費用都無下文,最後直接下通牒要求Anna等人做出離開或抵押信用卡這兩種選擇,然而Anna卻以等銀行清算才有新信用卡做為藉口,讓Rachel抵押了她的信用卡作為擔保,等他們三人終於離開飯店,去著名的聖羅蘭花園觀光,被導覽人員要求支付每人500美元的費用時,Anna又施以同樣招數,逼Rachel向馬穆尼亞酒店櫃台暫時取回本來抵押的信用卡,拿去支付花園的導覽費用,但沒想到信用卡早被刷爆了。在萬不得已下,Rachel只好拿了公司配發的銀行卡應急。

因為Anna一副付錢關我屁事,又畫著貸款即將入帳的大餅舉動,讓Rachel與Noah起疑,決定先行逃離摩洛哥,留下Anna一人在馬穆尼亞酒店,但因為Rachel的信用卡資料櫃台都有留存,所以Anna的摩洛哥滯留費用依然由Rachel的信用額度所支付,總計約62000美元,遠超過Rachel一年的薪水,讓Rachel深怕因此丟了工作並淪落街頭,拚命的哀求Anna還錢。

可當Rachel屢次向Anna追討摩洛哥代墊款項時,Anna總是藉口拖延。因此,在龐大的債務壓力催討之下,Rachel決定自救。她先是向檢方告發,並與警方聯手逮捕Anna,然後再寫了一篇有關Anna的故事,賣給了自己的東家浮華世界,接著再出了一本書" My Friend Anna: The True Story of a Fake Heiress"(我的朋友安娜:德國假名媛的幕後真相),並將版權賣給HBO,徹底的消費Anna並將其變現。

在Netflix的「創造安娜」上映後,Anna搭上話題熱度,以帳號annadelvey2.0回歸,用她最擅長的Instagram﹝前帳號annadelvey追蹤達107.1萬﹞為她心中的Anna Delvey發聲。

Anna在新帳號annadelvey2.0的限動指責Rachel,說:「這麼多年來,我什麼都沒有說,但過去這兩週,看著固執『瑞秋』拒絕從她所謂的(假掰)創傷中復原,無止盡的失控和厚顏無恥,把能上的節目都上了,我覺得是時候...我必須而且我會這麼做的(反擊回嗆)。」

「過去三年裡,她除了談論、撰寫關於我的事情,閱讀解析我的訪談,寫下生氣便條紙,然後尋找可以生氣的點,還有做過其他事情嗎?甚至連我只出現15分鐘的推特貼文都要引用。」

「我聽說了!HBO覺得『瑞秋』無聊又平淡無奇,決定放棄翻拍又不是我的錯!結果她的書變成一本垃圾。」她繼續補充:「我只讀了最後一章,足以下結論了,她的出版商應該把給『瑞秋』的錢分多一點給事實查核員的。」

Netflix 的「創造安娜」某種程度上將Anna的詐騙行為美化,將其行為導引成—「如果她欺騙銀行貸款龐大資金款項得手了呢?會不會就是個成功的企業家?」

這個其實也就是真人Rachel在Netflix「創造安娜」電視劇上映後所質疑的—「為一名詐騙犯做公關工作」。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在看到第5集的時候,Anna 的朋友Neff(不知到現在還是不是朋友,最後一集結尾說她們友誼破裂,但Anna生日的時候,Neff在網路上還有送上祝福。)與採訪她的記者Vivian不斷闡述個人生活上的社會階級、性別不公,似乎有意衍生Anna在先前幾集與Vivian在監獄會客對談時抨擊的父權至上漣漪,導引觀眾對Anna所做的詐欺行為評價,僅是出於挑戰體制的一系列反抗而已。

但Anna畢竟不是英國民間傳說的俠盜羅賓漢,她既沒有劫富濟貧,也沒有慈悲關懷的心。

Anna向銀行詐貸的資金僅是用來成就自己的 Anna Delvey Foundation﹝安娜德維爾基金會﹞,是一個集藝術、時尚、商業於一身的VIP俱樂部,至於Anna最會的布施小費與贈送禮物,則是操控她人與維護人設的手段。說穿了,Anna所關注的一切,僅是她想要的東西有沒有辦法得到而已,根本就沒有像羅賓漢那樣行不正的行為來實踐大眾的正義,反而是寄生上流,騙了一個再換一個。所以,要用顛覆社會歧視的旗幟將Anna包裹洗白,一點都說不通,更別說把她包裝成夢想實踐家了。

倘若以成敗論英雄的遺憾來為Anna的夢想折翅感到惋惜,那麼,因消費Anna換取大把大把的鈔票的行為進而推論Rachel是個偽善的投機份子,那也是一種因果關係謬誤吧!

難不成大家都忘了Rachel被債務逼急的窘境嗎?當她苦苦哀求Anna歸還借款卻被置之不理時,其他的小夥伴們又有跳出來伸出援手嗎?就因為她將故事版權賣給了HBO,她就沒有立場去批評Netflix的美化行為嗎?怎麼就因為當Rachel曾相信Anna坐擁龐大財富,跟著Anna一起吃喝玩樂,她就不能因為夢醒跳出來指正Anna是個詐欺犯呢?又當Rachel做出反擊後,她受害的事實就完全被抹滅了嗎?

所以當劇中的Kacy因辯方律師Todd詰問Rachel,發現Rachel消費Anna得到的報酬遠比Anna欠她的錢還多,因此指責Rachel靠告發朋友過上了好日子的這段,我覺得一整個莫名其妙。當Anna決心擺爛不顧Rachel死活的那一刻就不是朋友了,有什麼好客氣的,消費Anna變現也是應該的啊!怎麼反而去檢討受害者?如果Rachel輔助Anna從事詐欺行為並從中牟利,而後再翻臉告發Anna,並徹底消費她變現的話,這樣才需要被討厭好嗎?

什麼樣的成長背景讓Anna走向了詐欺之路?

這個問題不僅觀眾很好奇,就連「創造安娜」的虛構角色—記者 Vivian 也很好奇。

劇中的Anna對外一直把她爸爸塑造成一個冷酷無情的人,會隨時中斷金源,不給Anna物質生活,從小要求她自立更生,然而在入住勒戒所前的精神評估中,又向醫生吐露父親因為生活受挫總是有酗酒的惡習,並暗示父親有暴力行為,所以才造就她從時尚雜誌上找尋精神寄託的舉動,希望遠離家庭尋找屬於自己光明的未來,為一連串詐騙行為做開脫。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Vivian為了釐清Anna為何成為如此膽大包天的詐欺犯,她決定去德國一趟,走訪Anna曾經生活及相處過的人們,但卻發現實情不如自己所預料,Anna的成長過程一點也不苦情,她的父親是個勤奮工作的俄國移民,為了給子女更好的生活,才決定從俄國搬離到德國來,而Anna的家庭普通到不行,除了父母雙雙建在,還有一個弟弟,Vivian並從Anna的母親中得知,Anna冷酷、善操縱人的性格似乎是與生俱來。

劇中對Anna的家庭描述也與真實生活相差不遠。

Anna的父親Vadim在唯一的專訪過程中透漏,Anna總是以「我是你們唯一的女兒、你必須幫助我」向他索取金錢,且Anna從小就對時尚非常著迷,喜歡穿搭奢侈昂貴的服飾配件,但因為小鎮的人們對時尚不感興趣,所以Anna才會前往紐約、柏林及巴黎,以滿足她的時尚需求,Vadim更坦言:「她想要活的像Paris Hilton,但我們無法支撐她這樣的生活開銷。」

然後,Vadim就像許多因子女受訪的父母一樣,說他不認為Anna的內心是邪惡的﹝其實我的小孩不壞。﹞,並願意在Anna被美國驅逐出境後,伸出雙臂幫助她、支持她。

說穿了,是Anna本身就嚮往紙醉金迷的生活,因為想要擁有一切的慾望大到無法抑制,才會執意地走向這條不歸路。

說她只是個孩子嗎?也是吧!

其他心得感想

這是一部我看了很久才看完的影集。因為前三集有點小悶,但只要撐到第四集後半,就會感受到故事的精彩,去想說真人真事到底有多荒謬,但很可惜的是當事人Rachel因為另寫故事版權賣給HBO的關係,拒絕Netflix的訪問,所以故事視角是以Anna所言作為主要詮釋方式,無法得知劇情中除了劇中Anna口中的謊言,是否有其他被扭曲編造的部分。

然後,Anna本人真的長的普普,而Anna Sorokin熱衷富豪繼承人Anna Delvey的人設,並堅持時尚icon角色扮演的態度,讓我領悟到一件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真實的人們總是愛著他人虛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