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女孩的話題中心❤
PopDaily 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
開啟IG

鏡之孤城(小說觀後感)

1/1

        這對我來說將是一篇特別的文章。

        今年四月我寫了一篇鏡之孤城的電影觀後感,那時有提到有機會要看原著,看看對這部電影、對這部作品有沒有新的看法。

        而我在7/23從太魯閣回台北的路上看完了鏡之孤城的小說,再加上之前又陪家人看了一次電影,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層。今天就想趁著記憶猶新的時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綜合電影版跟原著後的感想。

        我想兩者差異最大的地方,同時也是我看完原著後,完全認同小說比電影精彩的重要因素,就是七位同伴間的情感。

        當然,用不到兩個小時的電影長度去講述整個故事真的過於困難,因此對於電影的處理方式我覺得已經做得很好。但是,這也正好是小說描述最為細膩的地方。

        小說裡的七人,有歡笑、有疏離、有合作、有爭執,透過安西心的雙眼,作者把每位人物以及彼此間的互動都描述地相當細膩。只看過電影的人絕不會知道:

政宗曾跟心聊電動聊的多起勁,不時的冷嘲熱諷卻讓心常常受傷

心曾因為嬉野的無差別愛情攻勢而多麼厭惡他

心如此想接近聲音悅耳的風歌,卻因風歌的一句話而畏懼她

心對小晶、昴的崇拜,卻因為兩人染髮、小晶交男友而轉為疏離

心對理音的著迷,在知道他非拒學族後一度有點排斥他,卻又覺得同情

        這也間接導致電影在結尾沒有辦法像小說這麼感人。我在看小說時僅僅只因「我們可以見到彼此」、「我們可以互相幫助」、「所以你一定要活下去,我會在未來等你」這幾句話就紅了眼眶,想到這幾個月來他們培養的感情就感動不已;電影雖然都有出現這幾句話,還有背景音樂,所產生的效果卻還不及小說。

        所有人都在小說中更加活躍生動,但有兩個人我覺得很值得拿出來討論。

        第一位就是女主角安西心。

        我在看小說中的安西心時,總會有一種感覺:原來她根本不孤僻、不安靜,她甚至很有想法,富有感情。只是同樣地,她也相當敏感纖細,容易因為對方的反應而受傷,甚至常常有擴大解釋對方想法的情況,導致她退縮不敢再進一步。跟電影中只有害羞內向的那一面完全不同。

        這也反映出一個現象:她成為拒學族的原因並非個性使然,應該說所有拒學族都不能用一個單一理由去解釋。她在國中前都是跟一般學生一樣去上學,但是因為國中來自較小的學校,升上高一時就與那些早在國中就認識的大學校同學格格不入,又被受歡迎的女同學盯上,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不是不想去學校,而是不能去學校」

        我對安西心的這句話特別有感觸。

她曾有過女同學成群結隊到她家裡敲門威脅的經驗。這種事件就算大人知道,也可能會以「高中間的女生在胡鬧」輕描淡寫地帶過,但是如果像安西心所想,真的被殺了怎麼辦?對這可能性嗤之以鼻的人,我就換個說法,萬一受重傷呢?有人可以為此負責嗎?一群女生公然地闖進別人家的庭園叫囂,倘若真的闖進家裡不會動粗嗎?可以只單純視為女孩間的玩鬧嗎?

        她不是不想去學校,是不能去學校,因為她想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而這種拒學族理應被關懷、被保護,但是學校老師乃至她的母親,都一度認為問題是出在她身上,是她懶惰、不合群,這讓她更感孤獨。

        所以她在鏡之孤城裡找到一群跟她同病相憐的朋友,並將城堡視為自己的避風港。成為拒學族的感受讓彼此即便不說破也能有共鳴,使她格外自在。重點是這種重新開始的感覺,讓安西心跟大家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沒有誰事先認識,也不會搞小團體。

        可惜的是,這個猶如「桃花源」般的仙境只有上學時段會開,也不會一直開放,只到隔年三月三十日就會永遠關閉,而且還有一個只讓一人實現任何願望的誘惑擺在那,這個避風港就變得沒那麼單純了。更狡猾的是,狼小姐後來追加的規則「實現願望後在這裡所有的記憶都將消失」等於是獨厚找到許願鑰匙的人,沒找到的其餘六位就只是白白浪費時間而已。

        而這就帶出了第二位我想分享的角色——井上晶子(小晶)。

        小晶是我覺得電影跟小說落差最大的人。電影版的小晶,個性活潑開朗,是很會照顧風歌、心的可靠大姊姊,毫不掩飾地表示自己交了男友、染頭髮,雖然在實現願望跟保留與六位同伴的回憶間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但是直到她打破規定並被心拯救出來時,你才知道這名角色遭受的苦痛,以及未來她在心、政宗、嬉野的人生中扮演多重要的角色。

        書中的她在後半段跟電影呈現的完全不一樣。

        她在第一次自我介紹時安西心心裡的OS是:她跟理音看起來完全不像拒學族,性格開朗又不拘小節的樣子讓心產生了疑惑。之後心也很訝異原來小晶曾這麼認真的找鑰匙,可以看出她心裡也有一個迫切的願望想實現。到這邊,小說跟電影的表現都沒有太大的不同。

        然而當狼小姐追加規則「找到鑰匙實現願望,所有人都會失去記憶;都沒找到鑰匙則會保留記憶回到現實生活」,大家開始對於要不要找到鑰匙而猶豫,只有小晶仍然堅持許願時,小說跟電影就不同了。

電影沒繼續就這個分歧討論,小說則是出現嬉野勇敢反抗小晶只想實現願望、忘記大家的想法,而小晶則因為跟其他人的意見不同而氣氛鬧僵,感情彷彿出現裂痕。不久以後,小晶打破規則,讓其他同伴被大野狼吃掉,讓心穿越鏡子拯救同伴。

        想想晶子最後有別於以往的古怪舉動,不難發現雖然她前面看似開朗活潑,她的生活環境卻不像是心或嬉野那樣備受家庭保護,行為也不像是真正的高中生。染髮、交男友(我想日本應該在這方面的社會眼光比台灣更嚴格,從心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後來日子久了,七人的感情漸漸培養出來,她卻在面對「要願望還是要回憶上」中毫不猶豫地選擇願望,並說出「反正我們本就不該認識」這種傷人的話,小晶與彼此的關係到了冰點。其他六人都覺得,顯然她並不在乎他們之間這段時間的友誼。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隨著離別的日子越來越接近,小晶其實越來越著急,因為她非得找到鑰匙、實現願望不可,如果真的找不到,她也不願意帶著有他們的回憶,回到現實生活。

她寧可打破規定、選擇死亡,也不要回到現實生活,真相只有一個。

她的現實生活比所有人都還痛苦。

與繼父(狼父)共同生活讓她生不如死、被自己的母親否定生存的意義(如果不是懷了妳,我就不會結婚了),連自己最親愛的奶奶都過世,這樣就算帶著鏡之孤城的回憶又有何用呢?

在小說中可以從種種跡象一窺她現實生活的端倪,這是我覺得小說很成功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就算個性開朗活潑的人,她的生活環境如何外人是很難看出來的,她也有可能默默承受著我們難以想像的重擔,透過各種行動在向他人暗示求救。

回到現實生活的她就算失去了鏡之孤城的記憶,她也得到了活下去的勇氣,並在未來成為喜多鳩老師,繼續幫助其他孩子,在她年代之後的心、政宗、嬉野都將得到她的幫助,重新拾起勇氣站起來。

曾經在城堡裡被心救出的小晶,真的好好長大,並在未來見到了心,成為她的支柱。

完美的因果關係。

「妳每天都在努力奮鬥,不是嗎?」

「有時候不用這麼奮鬥也沒關係的。」

這兩句話是這部小說裡我印象最深的台詞。喜多鳩老師的這兩句話不只對拒學族,相信對很多人來說也相當安慰吧!我們故作堅強多久了呢?內心早已厭倦、疲憊的我們,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必須隨時隱藏自己的脆弱呢?為此刻正默默承受著痛苦、奮鬥的人們加油打氣,避風港永遠都在,累的時候就靠岸歇息一下吧!

最後想談一下鏡之孤城的幕後策畫人——狼小姐水守實生,也是理音的姊姊。

小說裡的她在最後帶給我的震撼力之強,比起電影又增強不少。當初在電影裡知道狼小姐的身分當下我起了雞皮疙瘩,但是在小說中,我更想到這個世界是她在最後不到一年的生命裡,為了實現跟理音一起上學的願望所創造出來的空間,完美符合她愛說童話故事的個性以及豐富的想像力。三月三十日是鏡之孤城的閉館日,因為那天同時也是理音姊姊(狼小姐)的忌日,這座城也不會再對任何人開放了,但她最後編造的故事,拯救了七位來自不同時空的人,而她最後也願意脫下面具,與自己最親愛的弟弟告別。

我喜歡小說的安排,讓理音獨自跟姊姊相認,並獲得了她的同意——回到現實生活仍能保留鏡之孤城的回憶,畢竟這也是理音跟姐姐一起生活的印記。

不過我心中仍有一小部分,默默希望這七人都抱住狼小姐,跟她說聲謝謝。

「謝謝妳,讓我學會堅強;謝謝妳,讓我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