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看電影】四星半推薦!物理只是配角 重點:科學家報仇十年不晚(?—《奧本海默》
與《Barbie 芭比》被並稱為「芭比海默」,既然看了前者,當然不能錯過同期上映、風格卻完全迥異的《奧本海默》。就敘事結構來說,《奧本海默》很有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一慣的風格,儘管有很多物理內容,但因為重點某種程度上不在於此,就算真的不懂也沒關係;加上還有強大的卡司,以及角色吃重卻又能夠讓觀眾難以察覺的背景音樂,絕對值得一個四星半推薦!
改編自「原子彈之父」羅伯特·歐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的生平,《奧本海默》的整個故事,由三條時間線構成。類似於2017年的《敦克爾克大行動》,這三條最終會聚合並且完整呈現整個故事的樣貌(不過《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呈現相對更有創意一些)。由於資訊量龐大,一開始觀眾或許會感到燒腦甚至一頭霧水,但最後才會發現,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理科」。
儘管製造原子彈的過程,確實會牽涉到一些物理知識,但相較之下,奧本海默與前美國商務部代理部長路易斯・史特勞斯(由小羅勃道尼飾演),科學界與政客間的鬥爭,還有關於使用原子彈的道德議題,佔的比重明顯較高(三個時間軸中的兩個)。藉由奧本海默受到迫害的劇情,大致上也呈現出了美國在二戰後,逢「左」必鬥的政治與社會氛圍。
就娛樂性來說,《奧本海默》聚集了所有賣座大片所有的各種元素,也難怪都已經上映那麼久了,還是有一堆觀眾捧場;但就本質上來說,它在呈現歷史的同時,依舊沒有脫離典型的好萊塢美國視角,並且為了娛樂效果美化、改編了一些史實。
但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要當歷史學家,尤其是那些因為擔心看不懂而還在觀望的觀眾,就放心去吧~相信我,它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