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看了年初上映的一部驚悚片
《鬼聖胎》英語叫Immaculate,中文直譯的話為無瑕、純潔的意思,有些地區將其翻為《無瑕修女》,個人覺得這個片名更貼切些,因為劇情在講述一群教徒與教宗,在偏鄉一間封閉的修道院中,想透過基因遺傳科學來製造耶穌克隆人,並透過不知情的修女們受孕,企圖製造聖母無性懷孕的奇蹟,來操弄宗教影響力與人間信仰,以我個人來說《純潔聖女》或《無瑕聖母》可能更適合做片名,用鬼來定義這部片,實在掃了捉鬼人的興。
不過雖然片中沒有一隻鬼或惡魔,懸疑氣氛卻是張力十足,尤其當發現真正的恐怖不是鬼影,而是一直以來賴以為生的信仰,被一群我們曾深信不已的事物,徹徹底底的擺了一道與利用時,那種邪惡人性造成的衝擊心理,才真是本劇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即使沒有追求到被嚇的心動感,但大腦得到了新觀點的刺激,仍然讓人很滿足的闔上筆電。
而《鬼聖胎》除了點出複製人及墮胎的議題做討論外,跟多的是關於信仰這個議題面,信仰之於人性,是在使個人追求更好的自我,並將其良善散播於大我之中,共同追求正能量的社會循環。除去宗教或是外在層面的定義,單純就本質而言,關於信仰,其實就是自己所相信的原則。道德感重的,所信仰的原則就會偏正向的心理價值;道德感薄弱的,所信仰的理念自然就偏邪門歪道。
也就是說,自己的原則反映著自己的生命歷程,而信仰不一定要加入某個宗教團體才能擁有。所謂的宗教,只是尋找同溫層社群的一個媒介,所謂的神,不過是心理學中,精神高我的同義詞,而所謂的教義,更只是一群自稱「大師」、「先聖」、「彌賽亞」的人,寫下的個人看法與觀點而已。
加入社群尋找同理念的人,尋求被理解與接納的心情,是人身為群體生物無可否認的天性與需求,雖然社群的信仰有著大多相同的方向,但面對不同的情況,難免還是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所以社群的理念教義,不代表我們需要全然的接納成為自己的信仰,信之為圭臬而失去思考的彈性。
就像衣服,總有合穿與不合穿的,選對了,形象華麗大變身,自我感覺也變得更良好,人也覺得自信心大增;選錯了,簡直是災難地獄,感覺彆扭不自在,更不會有什麼自信可言。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宗教說的天堂與地獄,也不過是好與壞的同義替代詞,只是隨著時間或不同人的論述,有的人帶著偏頗且有缺陷的個人信仰,並將其混入其中,想以人為操作的怪力亂神,或不尊重自由意志的方式,來強行加諸個人信仰於他人的信仰之上,就是種缺德的詐騙、情勒與控制的手段。
如同《鬼聖胎》中的主教與科學家神父,利用聖經中杜撰的聖母瑪莉亞無性懷孕,產下耶穌的寓言故事,想透過基因工程,將聖器上的耶穌之血取出,試圖製造耶穌的克隆人,並以體外受精的方式,讓不知情的修女們無性懷孕,試圖製造新耶穌誕生的奇蹟假象,操弄著單純信仰者的思緒,如此顛倒道義、極邪惡的行為,完全背馳於原來宗教信仰的意義,只為了好鞏固教宗的權利地位,這樣將女性囚禁,作為聖胎的繁殖場,毫無人性的修道院,與地獄有何區別?
天堂與地獄只是一種宗教概念,當然也不存在這樣的異世界,等著我們歸為塵土去報到,而我們唯一能感知的,只有現在的此時此刻與此地,透過「群」的共同意念,能左右社會風氣偏好或偏壞時,當這樣信仰已經扭曲的廣大社群,又遍佈於社會的多數,不免讓人擔心,是否會影響整個現實社會現象,成為最大的地獄投影?是的,當我們的信仰能決定所處的社會風氣,要活在天堂還是地獄之中,都僅僅只是存在我們的意念之間而已,倘若我們抱持著善意的信念回應他人與事物,當然,社會也能成為最好的天堂沃土。
信仰,應該要能夠帶領「群」的意識,走向更接近理想且良善的境地,能保有選擇空間與自由意志的信仰,才值得人擇善固執的迷信。
喜歡我們週二輕鬆小文章的朋友,記得按個讚或轉個分享給朋友!感謝支持😊
打字機 / 智美良奈 繪圖器 / AliceCoco IG &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