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
她們樂於安貧,而她安於樂道
⠀
因為總會有成功,才得以見證《她們》
盼望自己的夢想可以賺錢、可以當飯吃
卻一次又一次地對現實做出屈服
希望事情的發展可以照自己的期望
卻一回又一回地因為躊躇猶豫而錯過許多機會
如今尚未有所成就的我們,無關男女
每看到反映現實的影視作品中屢屢碰壁的角色怨嘆時
是否會不自覺地將自己與之共鳴,進而產生同情?
改編自小說《小婦人》的這部電影能讓我如此喜歡
除了對《淑女鳥》的鍾愛和上述的投射作用外
更暖心勵志的是由故事到真實、到自傳的觀影歷程
引用原著小說作者的一句名言
「I’ve had lots of troubles, so I write jolly tales」
之所以我有幸見證到這部電影
之所以《小婦人》在這世界上廣為流傳
之所以讀者可以於小說中看到和自己相像的作者化身
不就是因為那位和自己相像的作者本人
終有成功的機會出版小說,讓世人閱覽她的人生嗎
這部電影使我相信,天底下絕沒有不適合的容身之處
堅守自我的原則和價值觀
不必為了世俗而屈就、不必擔心失落而罷休
總會等到符合自己理念的因緣際會
而那些一次又一次的屈服、一回又一回的錯過
也都會在日後隨著思緒飄散
彷彿聆聽電影裡彈奏的貝多芬《悲愴》第二樂章
動容想哭,但心中已是安逸與溫暖
⠀
安樂於自己想過的人生
女人是否真的嫁入豪門才算幸福
論我的性別是沒什麼資格分析此議題
不過至少從電影中幾位女性角色的心境轉折可知
即便是老天爺或人為所安排的打入上流機會
她們心裡都覺得雖然很難得,但卻開心不起來
婚姻對女人不是必需品
就算有所需,也不一定是非富家公子不可
這也是為何電影最後所有女性的結局都不同
然而每一位都是感到幸福的
另外包括了救濟比自己更貧苦的家
以及賣掉長髮幫助家人的種種行為
都十足展現了「安貧樂道」的核心理念
其共通點皆為清楚知道想要的為何;非必要的又為何
更甚至是他人比自己還需要的為何
那麼其實不僅限於婚姻、貧富或階級
套用至任何層面的生涯規劃
最首要的就是先問自己想過的人生為何
以此為目標,所追求到的結果不一定是最好
但肯定是最合適的
⠀
我的夢想不同於妳,不代表它們就不重要
正如前一段所述,婚姻對女人不是必需品
相對地,女人也並非一定得拒絕婚姻
尤其在現今女權主義綻放的時代
很容易把踏入婚姻的女性理解為仍活在傳統時代
女權主義欲倡導的應該是「自主」及「自由」
或許真的有人渴望愛情,將擁有婚姻家庭視作夢想
我們怎能將自己對婚姻的價值觀套在對方身上
而說教著「你應該追求夢想,別被情感絆住」
每個人的夢想不盡相同,想過的生活略有差異
此時此刻講求著生性自由
不只是第一段提到的堅持自我
我們同樣也該成全其他人的自由
她們若感到幸福,也就毋需再批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