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發生什麼亂象,這裡始終是我的家

1 / 1

#逃出立法院 #GetTheHellOut

不離棄且不糟蹋自己生長的國家

在台灣的網路流行用語中

「鬼島」一詞常用於嘲諷自己國家時的代稱

之後,「逃離鬼島」、「沒辦法住在鬼島」等說詞

更被自然地使用,以表達在民生或經濟上的不滿

這之中有些是戲謔、有些為反串

在外界看來,實則就是個排斥自己國家的表象

灌輸至後代,想出國離開家鄉的人越來越多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是否因此到最後,台灣就真的成不了國,淪為鬼島?

電影名稱為《逃出立法院》,然而仔細回想劇情

除了反派,有誰是毫無戰鬥就直接逃了呢?

女主角沒有,即便她是站在最能全身而退之處

男主角沒有,即便他有著全世界都想網羅的先天體質

大鶴飾演的替代役更沒有,即便已是個待退之身

呼應電影的核心思想:

「我講的不是政治,我講的是我家」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被自己人戲稱為「鬼島」的,正是我們生長的這座家

要逃出?還是要留下來把這裡變好?

要自認為是鬼?還是做個捍衛家鄉的人?

守護並正向教導下一代

如上段所述,我們的行為、我們的意識

尤其是現今資訊傳播快速的時代

全都在世界及後輩的觀察下表露無遺

確實人性難免會有所私利、會做出批判

只是在享受利益之時,也該顧到對大環境的影響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那產生的餘波盪漾是會連帶波及到家和無辜的後代

不少末日電影的架構都會導向類似結論

患難來臨時該守護的是能延續生命的下一代

既然如此,何不在一開始就抱好守護下一代的信念

欲使家變好,最重要的即是讓家的美好生生不息

以及傳承相同的正向觀念

每一回批判都是給世人一段潛移默化

嘲諷完了,還得給出有建設性的觀點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否則那只是降低事物本身價值的笑話

電影亦如是,儘管無心插柳地預言了疫情和佔領立院

帶給觀眾的可不只有幽默自嘲

還有警世意味和導演對家、對台灣的信仰

勇於訴求再相互理解各個信念價值

不可否認,在人民心底,無關政治或權利

一切出發點單純就是為了自己的家

或許上位者有更深謀遠慮或更重大局的決策

但人民拼了命想守護的價值是恆久不變的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因而造就了一系列的歷史脈絡

隨之出產了許多如《返校》和這部電影的警惕之作

在這裡,至少很慶幸台灣是的擁有自由的政治之島

有所訴求的人們能透過社群平台和影視創作發聲

藉此做到眾人相互理解彼此價值觀

電影甚至也將同樣的理論套至愛情

好比一百次感動比不上一次心動

再多的權利給予永遠比不上適時地提供所需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無論是談政治、談利益、談親情、談愛情

我想擁有同理的美德才不會總是導致決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