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失能家庭的四種角色分析
今天要跟大家討論的是第3集和第4集,這兩集是一個完整的精神病患故事。故事描述一位議員的小兒子權起道被送入沒關係精神病院,原因是他行為乖張有暴露傾向,他爸爸正在拚下一屆選舉連任的造勢活動,不希望小兒子的行為造成負面形象,所以就把他送入精神病院。但是在故事裡面我們發現這個小兒子之所以有暴露狂行為,是因為希望獲得關注,因為在這個家中排行最小的他,老是被拿來跟優秀的哥哥姊姊比較,相較之下他比較笨,就會遭受處罰或忽視。因為太想要獲得關愛才會用乖張的行徑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力,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代罪羔羊」的角色,今天會跟大家介紹一下在家庭功能失衡的狀況下,會產生的4個家庭角色。
在國外心理學的研究報告中,有一個理論是當一個家庭開始出問題,家庭功能失去平衡時(指的是父母),孩子的角色會開始轉變,延伸出以下4種角色,這4個角色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試著去幫助這個家:
1.英雄
承擔父母失能的結果,跳出來解決大家的問題。英雄讓家人可以放心,因為它做得很好,因為它總是可以將大兒子或女兒的成就視為驕傲和自尊的來源。儘管英雄可能在學校裡表現出色,可以成為足球隊的領導者或啦啦隊長,或者獲得高薪的工作,但內心卻在遭受痛苦的不適感和內感,因為他或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足以治癒了家人的痛苦。英雄對成功的強迫性追求可能反過來導致與壓力相關的疾病,以及過度強迫性的過度勞累,但是內心地,英雄感到孤獨,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或親密關係,並且常常與自己的靈性來源脫節。
2.代罪羔羊
代罪羔羊通常是問題兒童或是麻煩製造機,是家人最頭痛的那個人,也意味這個孩子是很機敏的。這個人在家族成員當中所呈現的態度往往是比較敵對挑釁的,替罪羊在學校的表現不佳,吸毒,酗酒,性交濫交,社會慣例虛張聲勢或是某種上癮症。所有人都不喜歡的事情都投射到他身上,他會成為被家人集體潛意識投射的那個人,當家庭出現問題而他無能為力的時候,只能用這樣偏激乖張的行為模式讓大家轉移注意力道自己身上,而不必去面對家庭真正的問題,這是他對家庭貢獻的方式。家庭能量的平衡是很奇妙的,當大家都偏向某一種價值觀的時候,另一頭失衡的價值觀就會以極端的方式出現在某個人身上。因為每個人的潛意識或無意識當中,對失衡的事情都會想要把他平衡回來,這是連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
3.迷失小孩/隱形人
這是一個常常被忽略的小孩,是他自己也想躲起來不想被人注意。家族裡有一個人是他即使在場存在感都很低,這個人就是迷失的小孩,也可以稱他隱形人。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想造成家人的困擾,所以他認為躲起來躲得遠遠的,遠離家庭問題的慾望也可能反映在體弱多病上。迷失小孩是孤獨的,也常常有一種被隔離在外的感覺,彷彿是這個家的局外人,為了生存他會選擇遠離問題遠離麻煩,所以在父母眼中看起來他也是乖乖的,不會給自己添麻煩。迷失小孩也不太喜歡跟家人有互動,總是孤獨的獨行俠,很神祕你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麼,因為他不想讓你知道,他想要避開家庭混亂。可能會跑得很遠,跑到國外,能離家裡越遠越好。失落的孩子通常溝通能力差,在親密關係和建立關係方面有困難。他們否認自己有什麼感覺,並且“不要煩惱”。他們通過退出現實來應對現實。
4.吉祥物/開心果
有一種小孩在家庭中時常扮演開心果,他時常扮演逗大家笑的角色,或是在家庭氣氛開始要變僵硬的時候,他會出來打圓場用幽默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他的幽默會用來傳達大家被壓抑的情緒,把大家不敢攤開來講的話用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而這些娛樂效果是一種家庭衝突的調節劑,但是並無法真的解決問題本身。開心果小孩其實心理是很空虛的,他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只有搞笑娛樂大家的時候,他才會覺得被需要被重視。開心果小孩可能會被過度保護,而導致心智年齡一直處於不想長大的情境,也因為一直娛樂大家,而必須隱藏自己的悲傷,因為家裡面已經無法承載過多的悲傷了,所以他會習慣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壓在心裡。
聽完之後是不是大家多少會想起某些人呢?或是自己就好像上面四種的某一種,不過請不要過度擔心,不是每個家裡表現很好的都是英雄,或是個性天生比較樂觀幽默的開心果就是家庭失衡的代表,這是一種潛意識的狀態造成的行為結果,到底這個人有沒有落入這樣的角色循環,只有當事人知道。家庭平衡不會是恆定的狀況,一定會是翹翹板的兩端不停反覆作用著,「失衡」聽起來很可怕嗎?失衡一直都存在我們周遭,或許你此刻也正在體驗著,所以我們才會想要去「追求平衡」,我們想要的東西就代表我們現在沒有那種東西啊~我想要工作生活平衡,意味著我現在工作生活不平衡,我想要財富自由就代表我覺得我的財富現在很不自由。所以失衡就是一種現實狀況,家庭失衡與平衡是動態的,一直在變化的。家裡面的人如果越是用力扮演著上述的角色,家庭功能就越失衡,越失衡就會驅動家庭成員要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救這個家,然後就落入惡性循環。那要如何打破呢?就是停止扮演你的角色。
你想要演英雄的劇本,別人就要配合你當無能者,不然你怎麼當英雄?你把自己定位成代罪羔羊,就會發現自已無法克制得想要叛逆與對立,而忽略了和解的可能。如果你是迷失小孩,你就會一直逃避,以為自己只能一直逃跑躲藏,而忘記其實你有面對的能力。如果你是吉祥物開心果,你有沒有想過小丑外表底下的你,也允許自己有悲傷和憤怒?這個家的問題是要大家去面對,並且家庭成員的能力都是對等的,不要放大自己也不要小看別人,在對等的能力期待下,才有改寫家庭劇本的可能。
這件事情是一輩子的課題,但從你開始是很容易的。一步一步有意識地卸下自己的角色,把能力與權利還給家庭本身,然後觀察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一切是不是開始就產生了變化了呢?
我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我以前是英雄角色,喜歡幫我媽解決問題,但是內心充滿掙扎。後來我接觸到心理學的家庭角色理論,發現我要卸下這個角色,重新賦能給這個家庭,所以當我媽又來找我聊心事的時候,我一樣傾聽,但是不再焦慮。
希望今天分享的內容對你有幫助,如果你有想起身邊哪些朋友也卡在這樣的角色扮演裡面,請把我的文章分享給他,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有能力去編寫自己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