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At Eternity's Gate》(梵谷:在永恆之門)

1 / 2

電影中導演Julian Schnabel運用大量的觀點鏡頭,加上透過偏黃的色調與濾鏡調配呈現出梵谷眼中的世界,並突顯他在繪畫上對光線的執著。在運鏡上,則以大量晃動的手持運鏡,輔佐觀點鏡頭,並反映梵谷找尋靈感、作畫時的內心狀態。而其中觀點鏡頭的部分也讓人聯想到導演在先前的電影作品《潛水鐘與蝴蝶》中同樣大量使用了同樣的影像手法。

電影前半在法國南部亞爾的橋段,透過梵谷與大自然的接觸,充分呈現梵谷及其畫作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電影中也藉由當時人們對梵谷畫作不甚青睞的反應,道出了他在世時畫家生涯的不得志。
  
在開頭以及梵谷旅居亞爾的橋段中,電影也刻畫了梵谷與同時期畫家高更之間的友誼。在這段關係中,相較之下可以梵谷對高更的崇拜、依賴,在電影中透過鏡頭中兩人的相對位置、構圖比例展現出來。而電影中高更與梵谷的性格對照之下,高更作畫時的從容不迫,更突顯了梵谷偏向直覺式的繪畫風格、一氣呵成的作畫原則。
  
在電影的聲音元素部分,《At Eternity’s Gate》前半段鋼琴配樂襯托出梵谷生命中或輕或重的時刻,而電影後半至尾聲,隨著梵谷的精神狀態逐漸瀕臨崩潰、自身也屢被送入精神病院、療養院,電影配樂也隨之漸趨無聲而沉寂。在配樂以外的聲音元素方面,電影中同時也利用反覆交疊的人聲對話來呈現梵谷不安、緊繃的心境,以及內心與自我的對話。
  
《At Eternity’s Gate》劇情的絕大部份著墨於刻畫梵谷看待事物的獨特角度,以及他如何努力的試圖將自己眼中所見的世界──而非真正的現實──透過畫作呈現給世人。透過電影的影像敘事以及不同影像段落之間穿插的獨白,我們一窺梵谷對世界的愛,感受到他渴望、嘗試融入世界上的其他芸芸眾生之中卻頻頻失敗的痛苦,也看見他畫作背後的靈感來源。梵谷的內心狀態和其畫作是一樣的,在不斷變動之中渴望、趨向永恆之美。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