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又寫了一篇電影心得,因為發現PTT的電影板上一篇好雷都沒有,我忍不住就想逆風一下。
不想提跨種族選角的問題,因為對我來說選擇一黑一白的雙親一點都不重要,他們就只是一對夫婦,是什麼顏色都無所謂。
這部電影看完,我其實覺得毛骨悚然。因為它在講的是一個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的故事。
劇情的一開頭,三個孩子們的玩樂過程中,畫面不斷在現實與幻想中切換;拿著樹枝對打的孩子們,時不時會出現幾秒鐘拿著真劍在搏鬥的鏡頭。那是在他們眼中的幻想世界,有著印地安人、海盜和公主。
整部電影都在幻想與現實之間交錯著,我們同時會看到孩子們的幻想、以及大人們的現實。
在兩個孩子的哥哥意外身亡後,愛麗絲與彼得的幻想小世界就破滅了。太過悲痛的現實撕裂了他們的童話,而這就是兩個孩子的人生開始出現分歧的時刻。
愛麗絲一開始不願接受哥哥死亡的事實,不斷用著童話與幻想想要尋找哥哥還存在的證明;彼得則是失去了和他一起做夢的夥伴,因此不再願意做夢。兩個孩子互相拉扯、好像失去了溝通的橋樑。但他們卻又是彼此的慰藉。
兩人決定賣掉爸爸的懷錶換錢,那是他們人生的走向最後一次產生交集。兩個孩子偷偷跑去倫敦,在黑市賣了懷錶,拿了一大袋金幣回來。
而當爸爸看見金幣時,那一幕沒有愛麗絲,只有彼得。彼得以為自己換了錢、解救了家族的危機,但是他的幻想、以及靠著幻想而來的勇氣,卻成了一個笑話——他帶回來的只是一袋假錢。
他發現他什麼都沒做到、什麼忙都沒幫上。
彼得的爸爸因為籌不出錢而被自己的親弟弟斷手,這一幕對彼得來說太難以承受了。他小小的心靈試著依賴想像力來尋找庇護,卻被現實狠狠打臉;他在爸爸的床邊聽著爸爸說,「請你永遠都不要長大」,他的大腦卻做了完全錯誤的解讀。
彼得面對創傷的自我防禦機轉失靈了。他拉著姊姊、不斷告訴她,他們還可以做更多、他們的能力有無限大,但是那時的愛麗絲已經走完了創傷後的旅程,已經能夠用較理智的方式面對哥哥已死、家庭破碎的事實。
反觀愛麗絲,她的自我療癒之旅更好理解一些:她拒絕接受現實、對父母生氣(甚至打算跟著阿姨一走了之),最後終於選擇留下來,接受現實。她在和阿姨離開前最後一次感受到幻想的力量,進入了想像中的兔子洞,最後投入了母親的懷抱。
彼得還停留在憤怒的階段,卻被爸爸一句「不要長大」給困在了原地。
最後的結局,彼得成了彼得潘,在幻想的世界中和海盜對打、搶奪金幣。但是用整部電影現實與幻想同步發生的邏輯來看,這段真是讓我毛骨悚然——在彼得的眼中,他去搶金幣、打海盜,都只是「冒險」而已;他下定決心要成為彼得潘、永遠不要長大,用童心看待一切,但他做的事情卻是傷害他人與搶劫,再把搶來的錢帶回家給爸爸,像是戰利品一樣。
他砍了叔叔的手,在他眼中,斷手直接長成了虎克船長的鉤子,但是現實呢?彼得的大腦美化了這些殘暴血腥的畫面;他從此只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再也看不見現實。
人之所以開始有道德觀,知道是非善惡,是因為我們認得清現實。孩子才會真正做出恐怖的壞事,因為他們沒有下限、他們不知道下限。
長大的愛麗絲結婚生子,成了普通的大人。但是長大的彼得仍然在外流浪,仍然覺得自己是孩提時期幻想中的彼得潘。他們兩人,正好是家庭悲劇下的兩個經典例子:一個順利療傷,一個卻造成了永久性的性格扭曲。
所以看完這部電影,我忍不住問了自己:身而為人,我們究竟該不該長大?什麼時候才要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