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畫中看見自己——《一日一冥想》、《寂寞博物館》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兩本從圖書館借閱讀完後,馬上想要購入、納為書櫃後宮的書。
他們分別是由法國醫師兼作家Christophe André (克里斯朵福.翁德瑞)著作的
《一日一冥想》,以及人稱行走百科全書謝哲青老師所著作的《寂寞博物館》。
這兩本書有別於一般從科學、美學角度分析畫作結構與組成,而是以一種冥想、靜心、貼近生活的層面來觀賞世界名畫,因此讓人可以更輕易地進入與這些作品和畫家的經歷產生共鳴。
不過今天我們沒有要鉅細靡遺地來談論兩本書的內容,而是以部分書中和自己的人生際遇產生連結、共鳴來分享。
努力地活出自我
從小就很喜歡畫畫,但真正開始讀畫、對藝術家、作品深入的認識與了解的啟蒙時間大概是從高中的美術課開始。
高中的美術老師總給人一種樂觀明朗、女強人的感覺,在她的教誨之下也讓我對藝術有更多的啟發。
離開高中十年有餘,太過拼命的老師也帶著她爽朗的笑聲前往天堂好些年,直到近期才偶然發現原來不只是我,也有其他高中同學對於高中美術課總是會有一兩件印象深刻的記憶,每次講到某件作品或是某位藝術家,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令人仰慕、敬畏的美術老師。
我與墨西哥著名的女性藝術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的相遇就是在高中美術課,之後每次提到這位藝術家都會想到美術老師。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芙烈達的〈破碎脊柱〉(The Broken Column),你一定會備感震撼,在這幅自畫像中,你會看到畫家本人站在自由和渴望中,困住她的是殘破不堪的身體,但又能從她淚流滿面的臉孔讀出她眼神裡的堅定。
有時候看著芙烈達的作品會讓覺得老師跟這位堅強的女性藝術家好像,儘管過得辛苦卻依然屹立不搖、堅定自我。
破碎脊柱( The Broken Column, 1944)
認識的另一位高中同學則是說到梵谷(Vincent Van Gogh)就會想起老師。
「他的名字,是懷才不遇的代名詞,他的藝術,是美好與殘酷的真實映照。一生在『理想』與『愛』之間追逐的文生.梵谷,浪擲的輕狂、揮霍的衝動,加上近乎潔癖的完美主義,閱讀文生的年少,彷彿看見初見茅廬勇於衝撞,卻也遍體鱗傷,故作堅強的自己。」在《寂寞博物館》書中謝哲青老師是這麼描述這位生活在殘酷的現實世界裡,又不顧一切堅持實踐自我理想的藝術家。
我想梵谷應該是大眾比較熟悉的一位藝術家,無論大朋友、小朋友,或多或少都聽過這位一生懷才不遇、性格乖僻畫家的生平故事。
〈雷雨雲下的麥田 〉(Wheatfield under Thunderclouds)由一大半的藍天和一大半綠油油的麥田組成,畫面結構看似簡單,筆觸也如同孩子般的創作充滿無邪,無限延伸的麥田與天空帶來了平靜與豁達感,就像是畫家在歷經生命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波濤和現實殘酷窘迫無計後,心中突然豁然開朗般。
也因此在完成這幅作品後,他說:「現在,我只想好好活著。」就好像是自己終於自由了。
雷雨雲下的麥田(Wheatfield under Thunderclouds, 1890)
芙烈達和梵谷有著不同的悲慘人生際遇,讓他們對於生命也有不一樣的詮釋,並將這些理想繪入自己的作品裡,他們還有個共同點就是都留下不少自己的自畫像,透過畫作將生命中微弱的希望、那份堅持自我理想與自尊的孤寂傳達給世人。
活著的希望
天堂與地獄、絕望與希望向來都是共存的。
在孟克的畫作裡也是這樣的。
《寂寞博物館》一書中,謝哲青老師這麼描述著:「我不相信孟克內心沒有愛,只是在很早的時候,他就決定扼殺情感、壓抑情緒,學會與世界保持距離。」
是的,那是孟克,生長在不健全的家庭一生不斷與家人的瘋狂、死亡糾纏的孟克,被精神疾病、情緒問題困了一輩子的孟克。
當你看著他的〈吶喊〉(The Scream)時,會感受到無聲勝有聲的力量,比起聲嘶力竭,這樣從內心深處像是個從黑洞發出低鳴的寂靜更是令人震撼,那種恐懼被放大了幾十倍、幾百倍,令人感到焦躁不安,越看越覺得揪心。
雖然這是在一個非常絕望的狀態下,但也正因為這樣脆弱到無言的吶喊證明你還活著,還存在這個世界上,而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
以前還未接觸過憂鬱症患者、在對這種精神疾病還一知半解時,無法理解在〈吶喊〉背後畫家的創作心境,總是納悶他到底是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令他痛苦到扭曲?
就像年輕時,總是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自殺,甚至覺得自殺的人是多麽的自私,完全不顧慮那些愛著他、獨自活在世上面對他死亡的至親會有多麽的痛苦。
現在想來會覺得自己過去怎麼會如此無知,尤其在知道原來像憂鬱症這類型的精神疾病也可能來自於無法改變的遺傳基因後,再回頭看看過往的筆記,連自己都驚嘆:天啊,這是多麽悲慘的想法。
至今依然很難想像,飽受精神疾病所苦的人們,要費多少精力,才能在這個充滿歧視、自私的社會裡立足,抱著希望堅強的活下去。
吶喊(The Scream, 1893)
與孟克同樣一生飽受苦難的列維坦(Issac Levitan),有別於孟克用濃烈的色彩、扭曲的線條構圖強烈表達出內心感觸、對活著的渴望,這位出生於立陶宛,骨子裡卻充滿俄羅斯的風景畫家將生命寄託於大自然宇宙中。
如果說莫內是畫水的高手,那麼列維坦大概就是畫天空的佼佼者。
他的作品中,時常出現寬廣、佈滿雲彩的天空,有時候是黯淡欲雨、厚重的雲層,有時候是一叢叢輕飄飄的雲朵,有的時候伴隨著彩霞呈現出有點藍、有點紫又有點粉溫柔的雲彩。
列維坦在完成〈永恆的寧靜之上〉( Above the Eternal Tranquility)這部作品後,寫信給好友表示:「它是整個我。我全部的生命、所有的內涵,都灌注進這張繪畫作品之中。」
這個作品有另一個名稱:〈墓地上的天空〉。
畫作下方是陸地,畫布超過一半都是天空,天空又有一大部分被厚厚的雲覆蓋,但在畫面最上方是明亮的,彷彿陽光好不容易從雲層空隙中伸展出來,就像是畫家努力地想從艱辛的困境中活下去,這件作品也讓畫家的藝術成就達到巔峰。
永恆的寧靜之上( Above the Eternal Tranquility, 1894)
我自己本身也是很喜歡觀察、攝影或畫天空的人,每當抬起頭都會在那片無垠的畫布底下,驚嘆大自然這位藝術家精湛的技術,那是我永遠都無法追上的境界。
心情好時看天空,享受當下無與倫比的快樂和幸福感,心情不好時更要看天空,讓祂療癒受傷的心靈。
列維坦將這樣充滿魔法、療癒的自然力量帶入畫作裡,成為他的生命寄託,不只是支持他繼續活著的力量,也療癒了那些觀賞他畫作的人們心靈。
無論是從內心尋找出口,或是寄託於自然萬物,孟克和列維坦用不同的方式尋找活著的希望。
人生就是不斷地跌倒、站起,再繼續向前行
安德魯.魏斯(Andrew Wyeth)的蛋彩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在《一日一冥想 》和《寂寞博物館》兩本書中皆有被提及。
如同《一日一冥想 》書中作者所描述的乍看之下會以為這是一幅柔美的田野風情,但再仔細、多看一會兒,就會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
畫中年輕的女子不是愜意的躺坐在草地上,而是正努力地拖著癱瘓的身子爬向位在草地另一頭的家。
這位畫中的主角是魏斯的鄰居,名為克莉絲蒂娜.奧森(Christmastina Olsen),畫家曾在一次訪談中如此描述:「克里斯蒂娜的身體雖然受限,但她的精神力量依舊強韌。透過她個人無比的意志,想征服的,不僅僅只是眼前的乾涸,更是這看似毫無希望的世界……」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 1948)
我想很少有人可以過得一生平順,人生難免會遇到幾件不如意的事,又或者跌倒受傷,失望、痛苦都是在所難免的存在,尤其如果在正面臨低潮時,又遇上疾病纏身,那真的是令人絕望到極點。
曾經低潮過、徬徨、對未來感到不安,也試過逃避、選擇遺忘,但最終依然要正面迎接這些必然的存在。
也許繼續走會再次遇到不同的困難,但是唯有繼續走,才會知道等待在他方的到底是什麼結果。
我想人生就是這樣無論是多麽的掙扎,就算跌倒受傷也要再站起來,不停的向前行。
但願我們都能有克莉絲蒂娜的倔將與不服氣,努力地征服這個充滿幸福美好,也佈滿許多陷阱的世界。
是幸福亦或者是失去
身為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的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擅長描繪光與空氣的關係,尤其是水氣瀰漫在空氣中產生曖昧、引人遐想的感覺,也許正因為如此,就算是描繪日常生活、實地寫生,在他畫筆下的威尼斯也似乎洋溢著一股幸福的浪漫感。
〈駛進威尼斯〉(Approach to Venice)畫中一艘艘船隻正朝著遠方浮現的威尼斯前進,畫面的右側是陽光普照的日光,而畫面的左側月亮帶著夜幕即將來臨,一邊期待著上岸後在燦爛的夕陽下能擁有美好時光,但是又對落日後的世界感到不安。
就好比我們總是對擁有幸福感到快樂,但卻又同時對會失去幸福而感到恐懼,因為幸福只會是一時,不會是永遠,倘若緊緊地抓住它,反而會無法享受那份幸福感。
駛進威尼斯(Approach to Venice, 1844)
依稀記得國中時曾在每日的札記上寫過一則短篇小故事,故事以因失戀而流淚的星星,以及被拋棄的花兒為主角,帶出如果每個人都能夠「不在乎過去,只在乎曾經擁有」那麼也許這個世界能減少一些悲劇。
雖然好像講得有點膚淺,畢竟是尚未經過社會歷練的國中時期寫下的,不過也因為當時的天真想法,才能讓後來的我時時刻刻提點著自己,要把握當下,不要太在乎過去的事情,曾經擁有過就是一種幸福。
幸福從來沒有離開過,而是化作成回憶,存在自己的內心裡,這樣子我所擁有過的那些幸福,就會是轉換成另一種方式的擁有,而非失去。
接受遺憾與死亡
〈死之島〉(Die Toteninsel)是瑞士德籍的象徵主義畫家阿諾德·勃克林(Arnold Böcklin)最為人知的作品。
畫面描繪著一艘載著棺木、一位白衣人和擺渡人的小船正駛向一片漆黑的島中心。
畫家在1880年繪製這幅作品的第一版,當時的歐洲經過法國大革命、浪漫主義的洗禮,大眾對「死亡」的觀念也有所改變,死亡不再是不吉祥、人們絕口不提的禁忌。
畫家在之後又創作了許多不同版本的〈死之島〉,後來也有作曲家以此畫作為靈感創作出不同的樂曲,例如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的死之島交響詩、格雷(Johann Baptist Joseph Maximilian Reger)的《四首勃克林畫作的音詩》第三首。
死之島第二版(Die Toteninsel II, 1880)
勃克林甚至畫了一幅〈與死神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Death Playing the Fiddle),畫中畫家本人拿著畫具正努力的創作,然而在他後方卻是拉著提琴的死神,透露出畫家不僅不忌諱死,更從中獲取創作靈感。
與死神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Death Playing the Fiddle, 1872)
在華人社會體制下生活的我們,雖然現今在接收來自各方新知後,近幾年從戲劇、文學、電影……各種創作中解放了「死亡」,人們對於談及「死」比起過去傳統觀念也開放許多,不過依然存在許多禁忌。
我想對於「死亡」的禁忌更多是源自於我們對於死這件事未知的恐懼,以及那些來不及實現的遺憾。
以至於我們無法直視、自然地接受這件事情。
在高中美術老師的追思告別會上,牧師說了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話,他用三個字組了三個詞,分別是:想不到、不想到和到不想。
很多事都是在我們毫無準備時就發生,這是所謂的「想不到」。
有些事我們都不希望它會發生,例如死亡,就是「不想到」事情發生的時候(不想到達悲劇發生時)。
然而當不希望發生的事發生了,卻不想接受,「到不想」是最糟糕的狀況(已經到事情發生了但卻不想接受)。
以上牧師說的這一段我曾在《學會好好說再見》一文中寫過。
前陣子在聽連俞涵的Podcast介紹《辛波絲卡.最後》那集中她曾說到:「其實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是一路奔向死亡。」
既然我們都注定邁向死亡,那麼死亡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其實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放不下的執念,就像牧師說的到不想。
你一定看過這樣的社會新聞,因為放不下瀕臨死亡的親人,儘管已經知道任何的醫療行為都已經無效或只是讓他苟延殘喘地活著,卻還是堅持、咆哮地要醫生繼續對他施以痛苦的急救。
這真的是人間一大悲劇。
三年前,高齡八十三歲的奶奶有天無預警地陷入沉睡,送醫後醫生說是腦幹出血,從進醫院到離世奶奶只在加護病房待了約三天。
雖然難過不捨,覺得錯愕,心想怎麼會如此突然,感慨人生無常。
但另一方面我又替奶奶感到慶幸。
家中的長輩一致達成共識,不進行那些無效的醫療行為。
所以奶奶沒有經歷太多肉體上的痛苦,而在她倒下之前依然是健康、能夠行動自如、無拘無束做自己想做、喜歡的事,最後,她算是在睡夢中辭世,這是多麽安詳、幸福的離別方式。
有時候想來也會覺得遺憾,因為事情發生得太快、太倉促,以至於都沒能好好跟奶奶說再見,也來不及多為她拍幾張照片留下紀念。
不過就算真的做了,我想在這之後依然會找到其他遺憾的理由。
因為我們人類貪婪的天性,儘管一生都在追求完美,卻也永遠都會有一處瑕疵。
正因為有這些小缺點、不完美,所以我們才能有著不同於他人的人生故事。
書籍資訊
《一日一冥想 》
作者:Christophe André 克里斯朵福.翁德瑞
ISBN:978-986-91320-0-8
出版社:自由之丘文創事業、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5年
《寂寞博物館》
作者:謝哲青
ISBN:978-986-133-675-6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