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後筆記/人生七成的事放棄也無所謂

1 / 1

筆記:

人生就生接連不斷地面對‘不得不放棄’。

放棄比努力更加困難

‘努力就可以得到回報’根本是彌天大謊,很多事即使再怎麼努力,也完全沒有收穫。

人生有十之八九都是無可奈何的事,只能順其自然的事,必須學習慢慢地、漸漸地聰明放棄這些事,同時讓心靈深處充分得到滿足的生活方式。

盡可能將注意力集中在目前有能力做到的事。

邁入縮小社會,以前理所當然的事不再理所當然,放棄對於理所當然的執著。

我們想要在縮小社會生存,就必須縮小慾望。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1)不再建立長期人生計畫。

無論計畫或安排任何事,都以一年為單位,最長也只能三到五年。

(2)區分真正想做、無論如何都想做的事和不太清楚是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人生中,有七成是不清楚自己是否真正需要的事,也是可以放棄的事,主動積極地放棄這些事才是智舉。

在當今社會,必須在社會整體陷入放棄和憂鬱中,努力發現和編織微小希望,繼續邁向未來的人生。

努力在看不到前方的黑暗中,發現真實的微光。

把放不下(不想放棄)放一邊,不去碰觸、思考。

臨床心理學稱之為脫同法,將心情放在某一個地方的方式稱之為騰出空間,暫時不要面對自己的問題和心情,先暫時放在一旁,停止思考,只做力所能及的事,用這種方法撐過眼前的狀況。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脫同法是和自己內心的負面期許和睦相處的最強心理技法。

執著是人類的本性。

如果能接受持續改變的殘酷現實,那就是頓悟的境界。

人生的現實有時候會嚴重背叛我們的期待,如果我們能更放棄人生所有的一切,就能無所畏懼。

「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過日子」是人生最重要的安心感。

很多人經常為我也許不如其他正常人感到不安和焦慮,但造成這種不安和焦慮的原因「正常」,其實只是幻想而已。

因為在現實中,並不存在正常的三十多歲女性,正常三十多歲男性也不存在。

如何聰明的擺脫「正常「,如何放棄追求「正常」,如何擺脫要求自己「必須正常」的強迫觀念,成為決定自己是否能夠在現代社會中得到幸福的關鍵。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寧靜禱文「接受無法改變的寧靜心靈」「改變能改變的事的勇氣」以及「分辨兩者的智慧」這是現代社會,我們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放棄的日本漢字是諦,佛教用語用於諦觀,代表「觀察、洞悉真理」。

漸漸引申為對某種想法死心的意思,因為世界所有一切都在改變,沒有任何東西永遠不變,看清事物,就可以放棄對事物的執著。

只要全心活在「當下.這個瞬間」

You should live as if you were dying tomorrow-保羅 田立克。

順利累積「小放棄」,有可能在人心深處建立「不放棄的生活方式」

選擇不結婚的人生就可以避開人生最大風險。

重大的喪失會經過五階段「否認」「憤怒」「掙扎」「沮喪」「接受」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所有的死亡都是孤獨死

人在人生所有的瞬間都很孤獨,這才是人生的真相。

「人,只要活著,這樣就好」這是「無條件地接受自己」

不要遁入「過去的願望」和「對未來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