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是利用人性的弱點,我們需要練習跳脫非黑即白的二分思維
人設是利用人性的弱點
非黑即白,從來就不是端看人品好壞的好方法。
不過比起深入理解一個人的複雜性,在看到每個人的片面時,就直接地給予一個定義,對於每天要處理過多資訊的我們來說,卻是相對容易的做法,因此時常陷入過於果斷的二分法中。
在台灣從小的教育裡,就開始上述的文化養成,例如透過學業成績,將學生分成「好學生與壞學生」;透過家庭經濟狀況,分成「富人與窮人」;透過單一的社經地位,分成「成功與失敗的人」。
人設的營造,正是恰巧的利用了這一個人性的弱點。
在螢幕前後的形象落差
在螢幕前,營造溫暖善良的形象,做個社會公益,為弱勢族群發聲,擄獲大眾的信任以後,就自然能被隸屬於「好人」,讓許多人對自己卸下防備心,甚至隨著名聲水漲船高,再利用自身的權勢,做些小則大頭症仗勢欺人,大則違法亂紀的事情。
不只是近期不斷翻車的演藝圈,也包含前些日子的一些網紅們。
每當我看到這些形象不錯的人,一個又一個被爆出另外一面時,心裡已經逐漸從驚訝,到現在已經開始變得麻痺。
以偏概全的掩蓋了事實
重新在反思著自己,看待這些人時,我們是否都只用過於片面的資訊,來拼湊出他們美好良善的樣子?
在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在交朋友與挑選對象時,是不是也總是從幾個印象,就一口咬定這個人是否能交心?
一個熱愛小動物的人,難道就一定會顧家嗎?
一個工作認真努力的人,難道就一定能保證交往後生活會幸福美滿嗎?
一個會充滿仁義道德的人,難道真的就會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即時伸出援手嗎?
我們能不能開始練習,認清一個人所做的事情,就只是看見對方的某一部份特質,而不要將其過度延伸,以偏概全的掩蓋掉其他事實呢?
早超越社會容許的黑暗
再怎麼良好的人,一定會有其缺點,在看到對方美好的樣子之後,也應該試著了解對方的缺點與邪惡的一面,而不要被美好的假象所欺騙。
有些人的善,是為了彌補過去的惡;有些人的善,是為了營造形象的包裝:有些人的善,是真的發自內心希望,世界變得更美好。
有些人的惡,是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一切;有些人的惡,是因為自滿自大而激發出本性:有些人的惡,是為了守護所愛的人,而必須站出來捍衛一切。
這個社會不會期待每個人,都是一個絕對善良、宛如聖人一般毫無瑕疵的人,因為我們心裡都明白,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缺點,但這些人之所以會在這一波浪潮裡不斷翻船,是因為早已超越社會所能容許。
所以,不要再說「好人偶爾做了一件錯事就墜入萬丈深淵」,是因為他們做的錯事不是小奸小惡,而是足以造成一些人一輩子的陰影與噩夢。
非黑即白不適用的社會
因此,比起單純以某一面向,二分法去分類一個人,是善良還是邪惡的人,現在的我們,更在乎一個人能壞到什麼程度。
一個沒做了太多好事,卻也從來不傷害他人的人,遠勝於一個做了許多好事,卻偶爾犯下大錯的人。
因為前者即使無功,卻也沒有傷害了誰,後者卻影響了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家庭的一輩子。不求一個人太好,只求一個人不要太壞。
從不做善事的人,也可能是善良的人,做了許多善事的人,也可能有非常邪惡的一面,所以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早已不適用於這個社會。
我們應該用更立體的角度,去端看身邊每個人的不同面向,因為人性從來都是多元的,就像一個平時文靜優雅的人,也可能在遇到熟人時,變得瘋癲搞笑,就更不用說人品與倫理道德,這種更為複雜的人性。
給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
總而言之,從最近不斷燃燒的社會新聞裡,除了打破我們對於某些人美好的想像外,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望見更複雜的人性與社會,並且練習跳脫過去非黑即白的世界觀,重新思考以往過於簡化的思考方式。
希望我們未來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善帶著真誠的善意,也時刻提醒著自己,從善就要發自心底的善良,要謹守著倫理道德的界線,社會才能共同走向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我們時常在看到一個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覺得對方是個善良的人,並且自顧自地腦補著,在其他方面,對方肯定也是一個溫良敦厚的人。
#形象#人品#品德教育#品德#社會#善良#邪惡#演藝圈#社會新聞#人設
(以上圖片來自canva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