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別人不可怕,可以怕的是誤會自己一輩子。
"我們自己往往是自己最大的誤解者。" - 馬克·吐溫
回想我自己從小到大的生活,我算是一個不會想太多,並且很活在當下的人,但我很羨慕那些成績很好的同學,因為他們都可以把很多事情做的很好,考試考得好、才藝學得好、成績也很好、文筆也很好,我時常想,阿都給你好就好啦。
大家還記得小時候有個經典的作文題目”我的志願”,我的印象很深刻,不是因為我寫得很好,而是我完全不知道要寫什麼,在我單純的小學生活,就是每天和女同學打打鬧鬧,桌子畫線、互相叫囂,維護男孩的尊嚴。
當我看著這個作文題目,面對那張一頁500字的綠色方格紙,老實說我真的腦袋真的一片空白,但是看著我同學,振筆疾書的寫下他的願望,我便起身環顧雇了同學們的志願,至今印象深刻,如果你也曾經寫過這個題目,請和我分享當初你寫的志願喔。
我記得的前三名,醫師:感覺一點都不奇怪,在我那個年代”師”字輩就是吃香,而同學寫的內容都是,想要救人,成為一個優秀的醫生拯救這個世界,而且醫生一定不愁吃穿,住好房子、開好車子。
律師:這也是熱門的志願,所有的爸爸媽媽都不斷的洗腦自己的小孩,未來你可以當一個大律師,大家都會對你投以尊敬的眼神,更不會被人欺負,還紛紛捧著錢來找你幫他們打官司,你會賺很多錢!
會計師:要會賺錢就要懂錢的運作,而且你會懂企業的運作,和老闆到底怎麼賺錢,還有各種財務上的交易方式、投資方式,最重要是能幫自己做個最好的理財規劃,讓自己搭上有錢人的行列。
這傳統三師,在我的印象中,我本來以為大家都是以這個職業和專業為榮,原來更重要的是賺多少錢,我不知道這只是台灣的父母,還是時代的影響,原來背後更重要的是錢錢錢。
當然還有很多,我記得有想要開飛機當機長,還有要當政治人物,真的有人寫他想要當總統,即便小學生的我們更本不懂這些志願要花多少代價,天真的我們就是從自己的家庭和教育背景影響寫出來的志願。
那兩節課下課後,我依舊空白,但我有寫下一個題目,我的志願就是開開心心當自己,然後我就被老師叫過去,教育了一番,老師說什麼叫當自己,職業有這麼多種,難道你沒有想要當的嗎?我想了一下回老師,我說有也,我笑笑地和老師說,我可不可以當”好小子”,他們會功夫很厲害也,老師倒吸一口氣看著我,你好小子是不是皮在癢拉,然後我就……..。
所以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似乎沒有學過什麼叫認識自己,和發現自己的天賦,就在父母的要求,社會價值觀的框架下,成為了別人想成為的我,在人生過到了一定的年紀,或是遇到一些問題後,才會開始去思考,我到底是誰?
時間過得很快,我現在的工作是禾禾商學院的顧問,做些什麼事呢?我從事管理顧問的工作,幫企業做培訓,也開公開課程,就是關於怎麼認識自己的系列課程,東方心理學、30秒識人術、種子讀心術、英國CIP心理諮詢師證照班等等,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更認識真正的自己。
記得有一天,我突然接到我小時候同學的電話,他說有天早上他起床,就和平常一樣刷牙、洗臉、刮鬍子,只是有一個瞬間在洗完臉看著鏡子,突然覺得鏡子裡的那個人好陌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朋友有和你說過這樣的經驗。
我這個同學厲害了,科技業的高管,學業一路順遂到碩士畢業,直接到研發替代役,服役完沒意外就進入了該公司,後來和他老婆結婚,生了一男一女,號稱人生勝利組,平常興趣就打點小白球、豪華露營、其個腳踏車,生活相當的愜意,卻和我說他對自己好陌生!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與他人建立真誠的關係。
我就問他,那你有沒有試著過去多認識自己,他反過來問我,什麼是認識自己啊,做那種心理測驗算嗎?我和他說當然是也算拉,但他還不算真正的你自己,那到底要怎麼認識真正的自己?
當你走到真的想認識自己那天,很恭喜因為那會是一場自我認知過程,是通往智慧之門的鑰匙,我運用東方心理學的人生使用手冊來幫助他認識自己,為什麼是用東方心理學呢?因為東方心理學的核心價值是"本質”,本質是不會改變的,所以要從本質去理解才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了解自己有哪些方向
心理學在人格的內容有提到,人本來就有分主人格和子人格,而每個人格都會有不一樣的比例,依照著場景、對象、事件而被提取出來面對你現在遇到的人事物,比如說:一樣是做錯事情,你對你的配偶伴侶、小孩、平被同儕、父母長輩,就是會有不一樣的呈現對吧!
這也是你對你的關係鏈的投入模式
模式分別有四種:投入者、配合者、觀望者、隱形者,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我們都是用這樣的關係鏈在進行各種關係的應對進退,只是你不知道原來我的關係模式長這樣,幸運的人發揮了這關係的正向,但沒那麼幸運的人通常在關係都是用負向在相處,所以自己搞得關係都很差。
最後就會爆發,都是你叫我做這件事,做那件事,爸媽這根本就不是我想做的,那個是你想做的,為什麼要逼我完成你的願望,有時候人生會幫我們發現我不是我,但有時候我們一輩子都不會發現我不是我。
那要怎麼去解開誤解的自己
有幾個方向提供大家參考,看懂本質,為什麼一直提”本質”,因為本質是不會變化,統計學就是從這個方向做大數據的累積和統計,才會有一定的準確度,所以什麼是不變的大家想想,
1. 出生年月日:從東方到西方,有很多認識自己的工具,就我自己學習和分析,我發現能夠留下來的,傳的很久的都是用出生年月日來做分析,比如說我自己學的玄學八字、還有紫微斗數,西方有星座學、印度占星、猶太人的卡巴拉、馬雅人的馬雅曆,是不是能夠淵遠流長的都是用出生年月日時間的系統。
2. 血型:血型很簡單,A、B、O、AB,他的參考依據也高,因為你今天是A型,不可能明天變B型,大後天變O型,所以在大數據的分析下,血型性格也是有一定的準確度。
3. 家族排列:從心理學家榮格到海寧格,從老大、老二、老么的性格,正向排序有正向續的性格,倒序排序有倒序的性格,就我自己的諮詢經驗,其實對個性描述也都非常的像。
認識自己最種要的是知道後時常覺察和記錄自己
無論你是要用哪種工具,其實都很好,但重點是記錄自己的每一個性格,你才能掌握性格和展開性格,我們時常會依賴習慣,但習慣就是長時間累積的反射動作,對於無意識的反射動作我們很難察覺。
所以我們必須有指標協助我們去觀察自己,就像我上面講的對關係的四種人,投入者、配合者、觀望者、隱形者,還有你自己的主人格、子人格,以八字來說你就是有4個天干4個地支,8種個性,有興趣可以和我預約流年諮詢認識自己,還有你如何運用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天賦和潛意識。
我學生也常問我那要多就才能更快發現自己,我說現在的你,也是積年累月形成現在的自己,如果要卸下偽裝、盔甲、面具,那一定是要在花相對的時間,當然也不一定要這麼久,因為可以運用自己現在的已知,擴充對自己的未知。
要怎麼開始
古人說"我們往往以為了解自己,其實我們只是誤解了自己。" ,所以第一步一定是要願意接受陌生的自己,一步一步的每天觀察自己,對自己好奇,覺察、覺察、覺察才會覺醒。
不要去擔心自己的真面目,你可以選擇接受或不接受,全然的去尊重自己的意願,這也是從心認識自己很重要的心法,慢慢來不強迫,自由自在才是最順從自己的內在。
卡內基說"人的本性就是這樣,一旦了解了自己,就再也不會被外界所左右。"
祝福大家解開對自己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