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無法跟著走,但生活一直都在。

1 / 1

2019回到台灣時,本來和爸媽說好,收回一間房,供我當工作室和自住用。為此,我決定整修房子,兩個月期間,認識許多未曾接觸之行業的專業人士。室內設計師、水電工、泥作師傅、木作師傅還有玻璃與磁磚供應商等。本來都已安排好動工行程,卻到最後一刻打退堂鼓,因為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會久住台灣,更不想要住在可以讓爸爸作為籌碼與我交易的空間。

本來無意識承襲家族「租屋浪費錢,買屋來升值。」的思維,我很抗拒租屋,甚至認為租屋是窮人才會做的事。但在馬來西亞時,我的一位大馬朋友徹底顛覆我的思維,她是妥妥的包租婆,且從零開始創造到事業有成。本來因我當時計畫定居大馬,朋友願意讓我租她的起家屋,還與我分享這個空間對她的意義與經歷,並告訴我:「為什麽一定要買房?租屋可以讓妳認識更多房子的類型與細節,學到不同經歷。」當時,我不懂其意,但不知怎麼的,我就是順著打開心,不再對租屋感到排斥,甚至願意嘗試未知。

後來因疫情無法出國,我決定在台灣租房。在此期間,我從租屋的第一年,想著不知自己會在台多久,於是以超極簡方式生活,雖然還算享受,但因將就徒增許多不便。到了租屋第二年,雖然仍抱持是否停留台灣的未知數,但歷經短短一年,體會到「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的真諦後。我決定添購真正所需的傢俱與生活用品,不再認為是無用的浪費,而是體驗。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因自2022九月離台至今,我在不同國家長住過五個空間。在陌生之地,不但要先知道去什麼店家才有賣,還要重新認識品牌,尋找符合需求的用品,甚至在哥斯大黎加與墨西哥,我還要先記得該用品的西文。這個過程雖然花費許多心力,但因過往兩年的租屋經歷,讓我已然熟悉自身需求。即便沒有相同商品,也能很快找到匹配物品。

雖然住的空間無法跟著我走,但生活本身卻在我體內日積月累成為印記。對我來說,品味無法速成學得,而是經由「認識自己」緩慢釀成。租屋兩年,從選抹布、菜瓜布,垃圾桶各個生活用品,對環境與身體無害的清潔用品與方式,到購入符合自身需求的傢俱。從零開始探索廚藝到熟悉料理三餐,還有選購食材、烹飪器具及保存用品和食用器皿。這些芝麻綠豆的日常與如何知道安排自己時間並執行一樣重要,甚至包含調整過程也相同。

此外,租屋本身亦是認識自身需求。光從看房設條件,即是在了解自己的生活背景,在家時間多寡,空間大小,交通工具與四周環境。接著只有入住才能身歷其境的體會,比如起初我租屋第一年住的空間,是兩房一廳打通,並只附裝潢的木作櫃、吧台和基本家電。雖然空間寬敞許多,但因我的傢俱極少,故易有回音環繞。本來房東為了要留我續住,甚至開口願意請木工做拉門。但因緣際會,打探到同社區同坪數並保有兩房一廳格局,但未對外出租之的空間。於是告別前屋,展開新房體驗。經由此過程,我了解到空間的格局差異,得以判斷何者適合自身所需,並更加擅長分配與運用空間。

只有歷經體驗,了解不善之處,得以改變調整,越能清晰聚焦,輕鬆顯化所需。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