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採用生命週期,看如何跨越死亡之井】

1 / 1

「我家產品研發多年,最近剛開賣,想問後面有怎樣的經營方法嗎?」

最近,有個廠商來問這問題,讓我想到了個有趣概念-「技術採用生命週期」。

這是一種將消費者採用新技術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呈現出社會學常態分布(鐘形曲線)的模型。

階段一是「創新者」(約佔全體 2.5%)。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這群人天生就對新科技充滿好奇,也願意花錢支持。

階段二是「早期採用者」(約佔全體 13.5%)。

這群人是關鍵意見領袖和消費者,會熱情地與大家分享新科技的優劣比較。

階段三是「早期大眾」(約佔全體 34%)。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從這邊開始,才是只關心需求能否被滿足,不關心技術的大眾。

只要新科技有明顯優勢,也被反覆驗證穩定可靠,他們就會購買。

而大部分新科技,若不能從意見領柚的玩具變成大眾的生活用品的話,很容易摔死在第二到第三階段的死亡之井。

若之後有幸跨過階段三,就會來到階段四「晚期大眾」(約佔全體 34%)與階段五「落後者」(約佔全體 16%)。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此時,新科技雖被大眾接受,卻逐漸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若不能持續研發,企業也會跟著被淘汰呀。

【從技術採用生命週期,看如何跨越死亡之井】

#啟發隨想

#專家事業研究室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靈感日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