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開始也來得及!挑戰「21天自律計畫」,一起改掉壞習慣、活得更有態度!
為什麼不拿一個更好的名次?
「老師,為什麼你堅持要讓那些人上台比賽呢?」那一年我才國小五年級,滿臉困惑地問著歐老師(國小直笛團的指揮老師)。
「你不是說,最好的比賽人數是16-18人,聽起來演奏的聲音才不會太吵雜,那為什麼還是要讓那些會影響我們團體成績的人上台呢?」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
你會為了團體比賽的成績,把那些考試成績在19名以後的人刷掉,還是堅持拉拔他們,即使到最後依然會影響結果,也要盡可能的給予機會呢?
那時候的我,真的很希望我可以在畢業前,拿一個更前面的名次。


即使會影響成績也要讓學生上台
我深知歐老師也一定很希望能秀出更好的成績,好替學校與自己,在這個地區留下更好的口碑,以建立更好的名聲。
可是那時候,歐老師做了一個讓我非常意外的決定,就是盡可能地讓團裡的成員都一起上台,即使他們快速音群處理的不夠乾淨、聲音的品質不夠穩定,也要讓他們一起去參加全國南區音樂比賽。
「因為我想讓更多學生都有上台經驗,即使我知道這樣會影響到我們的成績。」這是歐老師給我的答案,他回答得相當肯定。
當下聽到這個答案時,真的讓我很震驚。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身教大於言教。


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
說實在話,以歐老師個人或學校的立場,甚至是全縣的代表方,都沒有理由可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以現代社會凡是向功利看齊的價值觀,老師的選擇實在有點愚蠢。
可是歐老師真的做到了,他是名副其實的師者。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歐老師示範了一次,凡事站在學生的角度,替學生著想、讓學生受到最好的教育、為學生爭取最多的資源與機會。
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才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一直到現在,每每想起這件事情,都還是讓我對這位老師敬佩不已。


當一個名副其實的給予者
也許有人會說,這本來就是一個老師該做的事情,但我並不這麼認為。
基本上只要能確保學生在校安全、健康,能傳遞正確的資訊與知識,我認為就已經是一個良好的老師風範。
但是這位老師,並不只是把基本工作做好,甚至連學生的未來都一起思考進去。
他因為知道上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想要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把握在僅有的少數機會裡,多增加自己的經驗與亮相的機會。
這種把他人擺在自己的利益之前,完全是名副其實的給予者。


成為更有愛與包容力的人
至於其他學生這一頭,老實說雖然剛看到名單時有點不服氣,但聽完歐老師的解釋後,就再也沒有人多說一句話。
是啊!或許我們在這個領域上,是可以上台的佼佼者,但誰知道在哪個領域,我們會不會也需要別人多給我們一些機會呢?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與弱勢,如果多給他人一點機會,也許哪天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就也會有其他人願意站出來替我們爭一口氣。
這是歐老師沒有說,但當時我自己在心中腦補的劇場。
但我猜想,歐老師肯定也希望我們能成為更有愛與包容力的孩子。


一本好書值得你讀
在這個世風日下,為了獲得利益而不擇手段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人。
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多替他人著想、多給別人機會,真的是難能可貴的一件事情。
這也是最近在閱讀的一本書《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裡頭一直不斷在強調的核心價值。
關於這本好書,我會用更多文章和篇幅來推廣,因為我太認同裡面提到的觀點,衷心希望能讓更多人認同這樣的價值,進而對這個社會有一點點的正向影響。
也許你可能會擔心,這是在教育現場所以才可以這樣做吧?
不,書中提到更多案例,都是在商業現場的實證,以及也有許多科學實驗佐證,所以喜歡實證案例的可以放心閱讀。
至於「人善被狗欺」這一些種種的擔心,作者也都在書中告訴你如何分辨及預防,所以誠心的推薦各位去圖書館借來看看。
希望更多人能認同書中的觀點,一起讓世界變得更善良、美好,形成正向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