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數年的好友分手了,在朋友圈裡他們是對感情相當穩定的情侶,因此得知時令大家錯愕又惋惜,不禁想起近年來經常看見演藝圈模範夫妻檔的離婚消息。現代人提起婚姻,已並非以浪漫憧憬為前提,而是率先考量離婚率、經濟壓力、育兒觀、婆媳相處等現實問題,以前人們總說:「遇見對的人需把握機會」,但走向末路的例子卻是層出不窮,彷彿難以背離相愛容易相處難的真理。那麼,曾以為的「對的人」,又是為何演變為最熟悉的陌生人呢?
近期看《淚之女王》有了些感觸,許多看似幸福美好的婚姻表面,實而存在著冷漠與猜疑,婚姻本應有如能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的避風港,如今卻成為困住身心的枷鎖;從時刻想膩在一起的依賴,轉為情緒包袱,彷彿有一絲絲的喘息空間都是種奢求,曾經相近的關係,在不知不覺中疏離、將彼此推向更遠。
劇中,當賢祐與海仁回憶起初次相識的場景,細數心動的片刻,才發現儘管兩人的愛因為經歷大小創傷而消磨,但卻不曾消失,愛容易隨著現實成為習慣,當愛情昇華為親情,許多人可能會以「不愛了」作為分開的理由,而未去正視感情的問題,認真細想,倘若生命中完全失去這個人,真的會是最理想中的結局嗎?
圖片來源:Harper's BAZAAR
他變了,那你還是原本的你嗎?
一段感情的變質能追溯自諸多原因,小從生活習慣的不同、大至價值觀的磨合,在相同家庭背景的人即有大相逕庭的性格,更不用說是從茫茫人海找到如預期契合的人。劇中,在衣食無虞溫暖家庭下長大的賢祐,面對情感總能坦率表達,他真誠、直白且善解人意,化解了海仁的冷傲,並互補了她未能從親情中感受到的關愛。
當劇情回溯至過往,賢祐面對傷痛時,他選擇隨著時間與傷口共存、慢慢痊癒,而海仁則是想藉由逃離痛苦回憶來治癒,兩人也在缺乏溝通下產生了嫌隙與不諒解,訴說著每個人在面對感情時,皆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和消化情緒的模式,「逃避」可以是讓雙方冷靜的短暫出口,但如果一直將它作為面對問題的解方,那麼兩人便可能真的在緣份裡錯過。
圖片來源:上報Up Media
在11集裡,最暖心的一幕便是賢祐與海仁兩家人一同共進晚餐的時候,從起初權力不對等所造成的誤解,到雙方共桌平等和睦的相處,體認到「結婚不僅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這不僅是海仁最盼望的情景,亦是現實世界裡最讓人欽羨的幸福結局。
從小到大,身邊不乏有許多長輩選擇結束婚姻,綜觀來看最終大多都走到兩人「無話可說」或是一方已失去耐性、避而不談,導致越來越不清楚對方在想什麼,因為長期缺乏溝通而忽略「包容」和「理解」之重要性,日後帶來更大的傷害,如同海仁沒有表現出她對賢祐的需要,總是因為顧及其他而推開對方,賢祐將無從得知她真正的想法。
無論你現在處在哪一段關係裡,期望都能在找到相處的平衡點,若真的感覺在關係裡觸礁,比起冷處理,適時地向對方表達期望,或許兩人就能從中找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