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了垃圾桶》| 從貪瀆腐敗的社會中意外萌生的私刑正義

1 / 1

《誰偷了垃圾桶》提出了一個兩難:

當警察、司法已經不再能被信任
人民是否有權可以透過私刑為自身平反?

面對這個叩問,馬哈拉賈選擇採取了私刑
執手正義的權柄,試圖為自己的女兒討回公道

《誰偷了垃圾桶》將劇中的社會定調成:

  • 警察收賄,買通當地居民
  • 父權遺毒,遭遇性侵不得申冤
  • 司法怠惰,讓連續罪犯逍遙法外

《誰偷了垃圾桶》中的私刑正義

面對一個如高譚市般黑暗、罪惡的地方。

司法的公權力已經不再能伸張正義
因此,馬哈拉賈不僅行賄警察、造假證詞
也在瓦拉達拉傑督察的默許下
私自處決侵犯女兒的犯人

▲瓦拉達拉傑督察在劇中扮演關鍵要角,雖然公然收賄,但是卻促成正義伸張的橋樑。來源:《誰偷了垃圾桶》電影劇照。

結局看似大快人心,導演其實也在試問觀眾:

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
需要讓馬哈拉賈如此鋌而走險?

---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什麼樣的社會需要私刑的正義?

當然,《誰偷了垃圾桶》並不是
影史上第一部談及私刑正義的作品

台灣近期的黑道電影《周處除三害》
同樣也是刻畫黑幫殺手陳桂林的刺殺行動
(改編自台灣真實存在的黑幫殺手,劉煥榮)

▲直到在警察的槍口下伏法,卻很少人認為陳桂林的「私刑」是一種正義,頂多是「大快人心」。來源:《周處除三害》電影劇照。

雖然劇中的陳桂林在台灣街頭馳騁
前兩大通緝要犯都死在他的槍口下
不僅虐殺地方勢力、也殲滅邪教組織

但直到在警察的槍口下伏法
卻很少人認為陳桂林的「私刑」是一種正義
頂多是「大快人心」

---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私刑正義通常發生在法治體系不健全
司法信任度低的情況下。

私刑正義的發生至少有幾三個關鍵因素:

  • 法治素養不足
  • 司法不受信任
  • 社會情緒的激化

---

法治素養不足

在一些社會中,公民的法治素養較低
對法律和司法程序的理解有限

使得人們在面對不公時
往往選擇依賴自己的直覺和情感
訴諸自組的暴力,而非尋求法律途徑尋求解決

司法不受信任

當人們認為司法系統
無法有效地維護正義或懲罰罪犯時
可能會轉向私刑正義作為替代方案

在某些社會中
司法機構被視為腐敗或無能
(像是劇中的警察局)
這使得大眾對其失去信心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某些社會中,司法機構被視為腐敗或無能(像是劇中的警察局),使得大眾對其失去信心。來源:《誰偷了垃圾桶》電影劇照。

特別是在殺人案件中
當受害者及其家屬感到法律
未能提供足夠的保護或懲罰時
可能會選擇自行報復

社會情緒與文化背景

在面對特定事件(如虐待兒童或性侵)時
公眾的情緒容易被激化
導致對加害者的強烈憤怒

這種情緒驅動下
人們可能會迅速行動
以滿足心中的正義感
而不考慮漫長的法律程序

▲警察貪腐的不作為、性侵犯的過度自信,馬哈拉賈的私刑正義,便成了觀眾宣洩怒氣的窗口。來源:《誰偷了垃圾桶》電影劇照。

《誰偷了垃圾桶》的劇情主軸
正是觸動了大眾的敏感神經

未成年少女遭受性侵

同時,警察貪腐的不作為、性侵犯的過度自信
馬哈拉賈的私刑正義,便成了觀眾宣洩怒氣的窗口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藉由私刑掙脫司法的牢籠

社會的能動性低於個人的能動性

尤其司法機構的官僚體系
科層化的人事辦公規章
層層的簽核讓案件的審判
在長時間的等待,逐漸失去希望

▲尤其司法機構的官僚體系、科層化的人事辦公規章、層層的簽核讓案件的審判。在長時間的等待,逐漸失去希望。來源:《誰偷了垃圾桶》電影劇照。

這也是造就社會穩定的根基
交織堆疊的制度,至少提供公民合法的途徑

從《誰偷了垃圾桶》裡的偷竊慣犯便能窺見
即使警局確實立案,僅過三個月又會再度被放出來
竊賊又會再度因為偷盜而啷噹入獄,如此循環

▲正因為私刑的非正當性,才能不受到司法的束縛與限制,以最快的手段為受害人伸張正義。來源:《誰偷了垃圾桶》電影劇照。

若是碰到性侵個案
印度社會的風俗民情反而會責怪女性
讓真正該受罰的加害者繼續逍遙法外

正是私刑賦予了個體的能動性
得以掙脫司法的窠臼
尋求法外的非正當途徑
讓正義的循環立刻得到應驗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私刑固然無法取得司法的正當性
但也正因為私刑的非正當性
才能不受到司法的束縛與限制
以最快的手段為受害人伸張正義

某些社會中
司法機構被視為腐敗或無能
(像是劇中的警察局)
這使得大眾對其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