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82年生的金智英 82년생 김지영》我想說…|女性主義不等於女權,而是破除生理性別的二元對立

1 / 1


《82年生的金智英 82년생 김지영》是一本亦真亦假的杜撰小說,經歷過的人感覺是人生,對沒經歷過的人就只是惹人嘆息的故事。
作為女性,生在台灣算是幸運,或許是年紀的關係,在還沒生孩子的年紀裡,我與身邊的朋友們還沒感覺到與書相同的困境,對書中金智英從小面臨的不平等事件也無深刻的共鳴,但也都感慨在韓國女性地位低下與韓國兩性間有著壁壘分明的界線。

《82年生的金智英 82년생 김지영》書摘

你們可以對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我卻再也沒辦法繼續忍氣吞聲。可是我只有變成別人,才能為自己說話。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於首爾。
她有著那世代女生的菜市場名,生長於平凡的公務員家庭,大學就讀人文科系,畢業後好不容易找到還算安穩的工作,31歲和大學學長結婚,婚後三年兩人有了女兒。
接著,在眾人「理所當然」的期待下,她辭掉工作當起平凡的家庭主婦……
某天,金智英的講話和行動變得異常起來,與丈夫講話時,用的是自己母親的口吻,或者化身成已經過世的學姊,脫口而出驚人之語;到釜山婆家過節時,又有如自己母親上身般,以「親家母」的身分向婆婆吐露內心的不滿。
最後丈夫決定帶她接受心理諮商,就在與醫師的對話中,她慢慢揭露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作者的話】因為身為女性而受到各種限制與差別待遇,導致沒有辦法獲得付出後應有的成就,甚至認為那是因為自己無能而深感自責的女性,希望她們在閱讀完這本書以後,可以獲得一些安慰。

關於作者,趙南柱 조남주

1978年出生於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擔任「PD手冊」、「不滿ZERO」、「Live今日早晨」等時事教養節目編劇十餘年,對社會現象及問題具敏銳度,見解透徹,擅長以寫實又能引起廣泛共鳴的故事手法,呈現庶民日常中的真實悲劇。
2011年以長篇小說《傾聽》獲得「文學村小說獎」;2016年則以長篇小說《為了高馬那智》獲得「黃山伐青年文學獎」;2017年以《82年生的金智英》榮獲「今日作家獎」。
本書是作者目擊在2014年底發生的「媽蟲」事件後,感受到社會對女性、特別是有小孩的女性的暴力視線,她在受到衝擊之下動筆寫成這本小說。媽蟲是結合英文「mom」和「蟲」的韓文新造單字,用於貶低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年輕母親。這個新興名詞雖然用於指稱部分管教無方的媽媽,但不分青紅皂白使用在大部分母親身上,卻造成了普遍的恐懼和傷痛。
作者寫作當時是家庭主婦,女兒正就讀幼稚園。她對於網路上只憑一面之詞就貶低母親的態度感到疑慮,於是開始探究現代韓國女性的生活。

女性主義不等於女權|讓世界充滿敵意的…是舊觀念的惡性循環與生理性別二元對立

"現在這個時刻,我們應該將性別視為程度不一的光譜,而非對立的特質。""It is time that we all perceive gender on a spectrum not as two opposing sets of ideals."
在並非時刻關注社會議題的我心中,艾瑪華森的這句話,是關於「女性主義」這個議題,最認同也最喜歡的一句話。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本為女性發聲的書,書中描述金智英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的性別差異,藉由金智英的細膩心思談及家庭地位、職涯、身份的生理限制以及由女性持家的刻板印象,內容真實且鉅細靡遺地寫出身為女性的困難與不被理解。
但閱讀的同時,我總想著,在女性的對面,要破除的敵人不該是男性,而是普世印象中根深蒂固的舊觀念,因為不分男女,我們同樣在社會期待與既定印象裡傷痕累累,也都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
那些以《…女人…》或《…男人…》為主題的毒雞湯文,把所有人分為兩類,彷彿用生理性別就能辨別世界上幾十億人的能力、性格與義務。
「男主外、女主內」像是流傳千年的詛咒,讓好勝不服輸的女孩倍受束縛、英雄無用武之地,也讓柔軟細膩或持家的男孩被貼上「娘」或「無用」的標籤,也都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
////
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中,世人對「母親」養育孩子的高度期待,這種默默犧牲許多卻經常不被理解的身份如最後一根稻草,壓垮長久以來忍氣吞聲又內斂的金智英。
書中提到:自從成為全職主婦以後,金智英最深刻的體悟是: 人們對「持家」的雙重定義。有時持家會被看作是「整天在家裡閒著沒事做」,充滿著貶意和歧視;有時則被看作是「養活一家老小的事」,把妳捧得高高在上,卻又不會用金錢來換算這件事情,因為一旦有了定價,勢必就得有人支付。
金智英耿耿於懷的「媽蟲」,同時也是作者趙南柱女士書寫這本書的契機,結合英文「mom」和「蟲」的新造單字,這個帶著貶義的詞在南韓近年來越發嚴重的性別對立中被無限放大,形容的對象從無法教育孩子的媽媽擴大到所有的母親。
不可否認的,在社群普及的年代裡酸民無處不在,用諷刺的語句掩飾自己的自卑,把所有看起來過得比自己好的人都當作敵人,胡亂開火。
但我認為,比起赤裸裸的惡意,更多出於羨慕與善意卻傷人的話語來自我們無法真正知道別人的困境與煩惱,故事裡同事羨慕金智英可以晚30分鐘上班或者鄭代賢出於善意卻讓金智英暴走的對話,也都是出於無知。
每種身份都有自己的困難與難處,就如同每種職業都有辛苦的地方,人經常只看見自己失去的並羨慕著別人的生活過得比自己更好,然後將羨慕化成刺耳的語言,建築成相互無法理解的對立。
誠如書中提及:經濟不景氣、高物價、惡劣的職場環境……其實人生中的各種苦難,誰都會面臨,無關性別,只是許多人不願承認這點。
我們都能對自己身邊的人充滿心疼,卻無法共情所有人。好比最後心理醫生的自白裡,暗自決定了下一個女員工要找單身未婚的一樣,他心疼著自己的妻子,卻無法同樣對待自己的員工。
逆風的說,本質上平等並不存在,無論是貧與富、男與女、上與下,因為人身上有太多生理或環境的限制。但儘管平等不切實際,我們卻可以從自身開始做到不輕視與不仇視,別用既定印象去定義一個人或一件事,對於旁人就能有更多的理解與體諒。
這很困難,像我經常在事後才反省自己,但積累的砂子能堆砌成塔,從小事一點一點的改變也可能積累成巨大的成果。
或許哪天,如這本書作者所言,能讓女孩們不再因為生理性別而受傷,當然男孩也是。

部落格:A Thing|瑩子的日常習作

FB:攝影手帳 The photo and the story

IG:Fei方格子:瑩子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