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速列車:感染半島》
安逸後徒增隱隱作痛的遺憾;煉獄中滋長惺惺相惜的情懷
⠀
遺憾來自合乎常理的退縮
活屍潮爆發的那一刻,關緊門才能免於更多人受害
心有餘但卻自顧不暇時,只能先想辦法顧好自己
四面楚歌的當下,犧牲一人已是最顧全大局的策略
以上種種的無可奈何,雖做出了合乎常理的決定
於心底,不知為何依舊猶存有一絲悔恨
「為什麼只有我一人活下來?」
「如果當時那樣做,是否結果就會有所不一樣?」
那悔恨除了出自對逝者的愧疚感外
更重的是基於常理而選擇退縮後的錯失與遺憾
不僅僅限於攸關生死的決斷
跨出曖昧的告白,或是走出舒適圈的挑戰
一個人的一生其實經歷了很多做與不做的抉擇
有的發生在一念之間、有的影響到長遠的未來
這之中產生的遺憾多半是「不做」大於「做錯」
做了以後至少能夠知道結果對錯
倘若選擇不做,縱使講求常理、合乎常情
心頭那「做了結果會如何」的自問久久未得到釋放
這樣遵從常理卻滿懷遺憾的餘生真是我們甘於過的嗎
失敗也好、殞落也罷,留好退路再爬起來就好
現實的情況絕不比《屍速列車》世界觀來得糟
勇敢毅然一次,解開未了的遺憾與未知的答案
⠀
人道來自神捨棄的半島
《屍速列車》的四年後,朝鮮成了滿是廢墟的半島
由地面上碩大的「神捨棄了我們」字樣做鋪場
突顯出各式人性放大後的樣貌
各國不願接受從朝鮮逃難駛離的船隻
就算成功逃亡後,身處在異地仍備受異樣眼光注視
尚未撤離的軍隊與平民百姓們
即便發展出一套生存法則和末日後的文化
但或許是在長期的匱乏情境下,慈悲心理被壓抑
宰制欲的逐漸膨脹,使這文化充滿自私與道德淪喪
人性的醜惡在危難中逐一呈現
可相同地,如雨果筆下的《悲慘世界》
人道的色彩也在此時暈染了午夜
電影後段一句「對不起,讓你們生活在這種世界」
配合開頭的「神捨棄了我們」
讓我聯想到耶穌那句「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的確一切起因皆導向自己國家的生技公司
被世界、被神所遺棄可謂應受之罪
只是再怎麼說都不該讓無辜的兒女受到牽連
又或者,可以的話只讓一人承受所有就好
舉凡前作的遊民和徐碩宇、這部的男女主角和爺爺
全都在苦難中迸發出令人敬佩的人道主義精神
是帶領生還者突破絕境的光芒
也是引領世人見證悲憫的光輝
⠀
幸福來自與家人居的陋巷
於是人道主義下帶來的情感變化
使孩子在片尾真誠地道出「我待過的世界也不差」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孩子身在半島的四年不只練就一身飆車本領
心態上也成熟至如顏回那樣安貧樂道
雖可以說是因學齡後從未見識國家真正安定的樣子
不過也得要為人母的女主角有給予孩子家庭般的生活
以及表現出對人的善良和關愛
才能讓孩子在陋巷裡體驗到簡樸卻十足的溫暖
至此,給了已社會化的大人重要的警惕
即與前段相呼應,再怎麼不如意
也要盡可能地讓磨難停留在這一世代就好
同時不因此喪失人性,而是藉此展現悲憫的胸懷
讓下一世代不管在任何條件的生長環境下
都擁有自如、學會善待、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