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通line,她跟我提到我在line動態寫的文:「以前常經過花店,沒買過花,最近加入 #崔振赫 的Line應援群組,總是看到 #美美的花束💐 覺得美要從生活 #薰陶 ,買了一束花送媽媽,也算是給自己 #欣賞 今天咖啡廳滿滿的學生耶! 臺灣花店好少(●♡∀♡) 」的文
朋友覺得:是因為我看的都是要做給明星的當然特別漂亮,我其實是尊重她的想法,不過我的IG 滿滿都是韓國的花店,隨便一截,都很美:
我覺得:韓國的花店好像比臺灣的花店懂行銷,那天我去買花時,其實有點小失望,可能習慣看韓國的花束後對比會覺得有沒有更好的花店?上網搜尋之後臨時找不到,服務態度也有點差,像我買的那束,老闆娘說:算妳五百元,昨天還賣六百,她在噴水時才我發現裡面有些花都枯萎了,也不耐放,三天就變醬:
其實我也沒有很在意這件事,覺得羊毛出在羊身上:花多一點錢,當然可以買到更好的花的想法。
直到剛剛有個女人打給我,我沒接到(我在洗澡),我媽幫我簽收,說是我之前有寫問卷要試吃......雖然電話中有提醒我效期比較短(問卷沒寫是即期品)感覺沒吃浪費妳又可以幫我宣傳的占便宜心態,讓人不想幫它寫心得
;昨天我看到某保養品牌只提供 #即期良品 我就開始生氣,覺得怎麼可以踐踏人?剛好連同今天類似的事爆發,讓人覺得比去櫃上拿更 #廉價
這樣對比兩個國家真的覺得:美學懸殊好大,甚至是尊重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