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有傘我有美國
作者從教育、文化、育兒、價值觀多方面比較台美之間的差異,自由奔放的文字看得好過癮,用誇飾的玩笑來闡述美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哲學,原來普遍世人對美國的誤解真的很深啊~
▪️說話的技能💬
幼兒園開始提供孩子練習說話的環境,只要舉手發言基本上都會獲得劇場式讚美。源源不絕的讚美和充分的談話練習,練就舌燦蓮花的技能,個個伶牙俐齒能言善道,用驚人的口才說出一片天。
鏡頭回到台灣,從小大人就一直告訴小孩「有耳無嘴」少說兩句,在學校聽老師講,聽不懂不敢發問,問了怕被笑,也許台灣的教育該思考哪裡出了問題。
▪️🏈運動跟補習一樣重要
美國小孩的體育課、運動比賽就像台灣報名補習班一樣,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事。美國人這麼重視運動其實還有實質上的經濟價值,美式足球排前幾名的校隊每年可以為學校穩定進帳上億美金,前三名的甚至還有十億美金的價值,等於300億台幣(相當於一個遠雄建設)!除了金錢收入
也為學校帶來名聲、媒體曝光率以及校友的向心力,因此運動成了校園共識。
台灣的情況是運動員、國手家長自己栽培,等得了奧運金牌一舉成名所有人都來沾光。
▪️老美理財觀💵
美國人最大的支出在房屋及相關維護,平均花費高達收入三分之一,雖然美國平均房價遠低於台北,但房貸利率卻比台灣高很多。最驚人的是房產稅,根據居住地有所不同,大約是房屋價格的1-3%,但有錢人肯定都住「好區」,也就是治安好、學區好、擁有好鄰居,住家的郵遞區號才是財富階級的重要指標。
另外比起高級物品,美國人更願意把錢花在高級體驗和個人興趣,寧願買露營車看NBA坐包廂也不買名牌包。
▪️社交禁忌
跟美國人聊什麼都可以就是避免提到錢,台灣長輩都喜歡問你一個月薪水多少年終領多少,在美國絕對禁止,包含健康狀況、身體疾病這些在美國都是重要的個人隱私,很多問題想知道答案可以查google,不說破是美國式的溫柔和禮貌,
大多都會用稱讚的方式告讓對方知道你察覺到這件事。
▪️健康用錢買
在資本主義美國,健康的生命是用錢買來的,身體不舒服得到妥善的醫療照護是天經地義,但號稱世界文明最前方的美國卻是徹底相反,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沒有醫療保險,一旦生病了醫療帳單壓垮全家,孩子也別想上大學。
▪️老美週末在幹嘛
因為美國房子大多都是木造,而且還有前後院,很多維護工事必須定期進行,像是檢查屋頂、修理陽台、除草吹落葉、鏟雪,一年四季週而復始沒完沒了,整修房子對美國人而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美式婚禮
美國辦婚禮雖然不收禮金,但新人會依照習俗去百貨公司選生活必需品、登錄清單,再把清單轉發給與會賓客。賓客可自行選擇項目當作新婚禮物,跟台灣人絕對不能向人家開口要東西的禮儀完全不同,相當程度的反映美國文化與思維,就是溝通要精準、確實。
▪️美國是服務荒漠
在資本主義美國,只做份內的事是天經地義的觀念,每多出1分鐘的服務都要付費。一分錢一分貨,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領多少錢做多少事。
/
人一旦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就能學會居安思危、瞻前顧後,很多人生課題都是在國外生活可以學到的,待人接物、國際思維也會有所成長。
但最重要的還是心態,如果要自我封閉,把自己關在同溫層、小圈圈,那麼花大錢到國外留學也不會有任何幫助。
百年早餐史
這是一部近代貿易史,看幾百年前的商船貿易如何形成現在的早餐型態,探討「歐陸早餐」(也就是一堆麵包果醬雞蛋火腿起司咖啡果汁這種早餐)的演進歷史。
早餐的演變見證了歐洲海上霸權時期,在殖民地開墾種植農作物以滿足自家市場需求的歷程。
歐洲早餐主要以咖啡、茶、可可、糖為中心,這些農產原料都來自熱帶地區。當時歐洲很多國家都成立東印度公司,主要從事遠洋貿易進口農產原料,18世紀初茶葉和咖啡成為最大宗,新型態的早餐確實是歐洲掌控了熱帶地區才出現的。
歐洲各國的殖民路線反饋在早餐上,每一個殖民霸權都把自己的飲食習慣宣揚到海外殖民地。
由於咖啡和茶能夠提升精神保持清醒,所以很快就變成起床後馬上服用的飲品。18世紀初荷蘭、巴黎和倫敦的貴族就已經流行起床先來一杯提神,後來因為商業利益帶動下逐漸普及,一般老百姓也開始喝這些奢侈飲料,到了18世紀中葉才慢慢擴展到西歐其他地方。
工業革命開始後早餐開始變得多樣化、熱量也越來越高,好應付工作需要。
當今的早餐確實具體呈現工業革命和全球化帶來的衝擊。
開始旅行之後才覺得歷史有趣,如果你是學生然後歷史又剛好不是你擅長的科目,建議你還是讀課外讀物會好一點。
當今的早餐是各國的文化精華,早餐的成形也和發達的商船貿易及工業革命息息相關,更成了展示外貿成果與新潮食品的最好舞台。
剛剛好 最完美
瑞典語Fika 是名詞也是動詞,就像台灣人常在講的小確幸,生活中偶爾Fika一下會更幸福。
瑞典人每年大約有一個月假期,有些人會趁這個月去旅行、租一間夏日小木屋渡假、整理庭院、野餐等等,而且這種每年固定的帶薪假必須在一定時間內休完。
瑞典人很懂得善待自己,他們總是慢悠悠的,致力於創造出一個平和、不浮躁、不急功近利的社會。精神及身體都獲得充分休息,才能創造出更驚艷的火花,所以他們非常重視工作之外的私人時間。
和亞洲緊張的生活節奏相比,瑞典的慢生活能有更多空間和時間去思考、觀察並體會生命意義。
在瑞典人的觀念裡,時間很寶貴,寶貴到不會輕易浪費。服務業都會希望客戶事先預約,服務人員就可以利用空檔提前做準備,顧客自然也會滿意辦事員提供的服務。相較於台灣,台灣人有時間排隊等網美景點拍照打卡,卻沒時間等電力人員維修電力,不禁讓人思考兩者之間的差異。
在教育方面,老師對每一位學生都會表示鼓勵和贊同,評分標準也和亞洲教育的思維非常不同。瑞典人不提倡菁英理念、英雄主義,而是追求一種相對意義上的公平。瑞典政府也有開辦文化學校,收費比亞洲的才藝班低廉許多,每學期不超過1000克朗(約台幣4000 真的超便宜),
還有其他興趣班像是馬術、風帆船、冰上曲棍球、合氣道⋯(好羨慕)
瑞典大部分工作都採彈性工作制,除了必須固定上下班,或是一定要在現場的職業以外,員工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時間與節奏,只要和上司溝通好即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保障了身心健康。
工會條文規定,勞工每月累積的彈性時間最多不超過50小時,如果當月沒有消耗完可以轉到下個月,總之就是不能超過50小時。彈性的工作制度能平衡工作與生活,也能擁有健康的家庭生活。
而個人所得稅部分則是占收入的30 %以上,勞動所得稅採累進稅率,收入越高要繳的稅就越多,也是另一種減少貧富差距的概念。政府也會把高額稅金運用在幫助弱勢族群(ex戰爭難民)及全民醫療保險。二戰結束後瑞典收留大量的難民,間接補足了經濟高速發展面臨的人力勞動缺口。雖然少數難民為社會帶了不少問題,但多數瑞典人對於政府的難民政策還是表達支持。
「如果自己繳的稅能幫助一些人活下來難道不好嗎?」
因此現在的瑞典是繼德國之後收留最多難民的國家。
在社會福利方面,勞工局必須依法安排待業者上就業輔助的課程,待業者才能領津貼,而且失業補助金可領長達14個月。在這樣的制度下的確會存在一些蛀蟲仰賴社會福利苟活,但畢竟這樣的人還是少數,瑞典人相信他們繳的稅金一定會用在真正需要照顧的人身上,這就是瑞典互助精神的體現。還有一項社會福利是父母假(類似台灣的留職停薪),孩子出生後父母皆可享有240天的帶薪假,前195天由政府支付薪資的80%,後面的45天可申請每天180克朗的津貼。這筆津貼也要繳稅,如果父母其中一個是主要經濟來源,也可以把假轉給另一半使用(好人性化),最多可轉150天。
瑞典也實施全民醫療制度,一年內病人支付的基礎就診費如果達1100克朗(克朗:台幣👉🏻1:4 )後續療程就不再收費。
病人支付的藥費一樣以累計的方式支付,18歲以下全部免費,成人第一次買處方藥需支付全額,累計到1100克朗之後僅需支付一半,累積到1600克朗僅支付¼,累計到2200克朗就不需要再支付了。
(果然有全面健保的國家人民才會活得有尊嚴啊)
關於瑞典的居住正義,房子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瑞典有將近3分之一的人口有租屋需求,沒有頭期款、工作、求學等原因不能固定居住在某一區時,大多數人會選擇搬進公共住宅,而且是要排隊累積點數的,誰等比較久誰的點數最多誰就先租到房子,弱勢族群也可以向保險局或勞工局申請補貼去租屋。
從日常也可以看瑞典人的社會誠信,例如大型超市都會提供條碼掃描器,這是為了應付突然的客流量高峰,避免大排長龍而研發的自助購物流程,全程不需要工作人員,瑞典超市對客戶有絕對的信任。但為了防範貪小便宜的行為,店家還是會隨機抽查,如果抽檢過程中發生信用問題,下一次被抽檢的機率也會大幅提高,直到信用評比提高才會停止。
鬆散的機制之下難免會有偷雞摸狗的人,但大部分人都會潔身自愛,畢竟一旦越界麻煩就會接踵而來,所以沒人想拿自己的信用開玩笑,這也是一種對社會誠信的重視。
瑞典線上支付系統已經相當先進,目的是杜絕偽造貨幣、提倡金融交易透明化,這樣一來沒人能逃漏稅也沒辦法貪污,塑膠貨幣最大的好處就是帳目清楚。
當然你想到的各種詐騙或資安危機,瑞典人早就想到了,也有相對應的作法和措施,所以運作的相當順利。
作者以瑞典的現在進行式來對比台灣目前正面臨的相似問題,為台灣人開始關注的社會議題和思維觀念提供一些參考指標和作法。歐洲很多國家在社會制度和福利方面領先很多國家,確實值得台灣人借鏡,有時候不禁思考⋯到底國家派遣的考察團隊到底都考察了些什麼?
執政者更要有以人為本的觀念,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更多閱讀筆記
▪️不能出國旅行那就透過閱讀認識世界吧!「外國文化」相關書籍書單分享
▪️關於生產力,你搞對方向了嗎?四本超實用的提升工作效率書籍
▪️你也嚮往一人公司嗎?為自己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職涯一點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