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快速變遷的現代 媒體將何去何從-《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近年來在台灣常見,用來揶揄媒體從業人員的嘲諷。隨著報禁解除、科技進步,各家媒體如雨後春筍出現,求快不求的媒體心態,不只破壞了新聞的本質,更賠上了媒體的社會地位。當網路興起之後,資訊流通速度加倍,但媒體的處境卻更加窘迫。面對廣告縮減、社群平台瓜分大餅,媒體難道就只能就此消亡?
為了解答「媒體在數位時代下,該如何殺出重圍」的大哉問,天下雜誌群特約作者黃哲斌,整理了16個國外案例、5個本土案例,細細訴說包含《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媒體如何遭遇挑戰、陷入困境,最後(可能)找到持續向前的道路。
人人都可自媒體的時代 傳統媒體該如何自處
如同《彭博》集團執行長史密斯(Justin B. Smith)曾在數位出版高峰會發表的談話,面對數位時代來襲,媒體開始反思更穩定的商業模式。不論透過訂閱制爭取忠實讀者、重新專注於內容深度、重新擬定社群操作策略、重新回頭發展地方報,甚至是結合區塊鏈技術,透過結合創意與新技術,這些媒體也紛紛找到獲利、或至少收支平衡的方式。在傳統媒體掙扎求生的同時,不少新媒體也趁勢興起,摸出屬於自己的一條生路。
除了介紹國內外媒體的經驗,黃哲斌也在書中整理了九個數位媒體時代的關鍵詞。透過說明假新聞、即時新聞、同溫層、網路社群政治等名詞,不只說明了現今數位媒體複雜的體系,更解釋了這些現象如何影響著文明社會發展。
數位轉型的挑戰 第四權又該何去何從
媒體被視為第四權,扮演民主社會中決定性的角色。雖然開門見山,作者就表明這不是一本媒體成功故事集,但最後仍歸結了5個值得當記者的理由,甚至引用「報業殺手」紐馬克(Craig Newmark)的評論,直言:「值得信賴的媒體,是民主的免疫系統。」
藉由二十多年的媒體資歷,作者見證媒體從主流紙媒到網路平台,一路跌跌撞撞的轉型過程。以過去的專欄文章為基底,加上風趣的文字書寫,帶領讀者了洞悉媒體危機以及轉機。對於媒體從業者而言《新聞不死,只是很喘:媒體數位轉型的中年危機》就如同一本鑑往知來的求生指南;對於其他人而言,這本書則是了解媒體生態、培養媒體素養的最佳延伸閱讀。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reurl.cc/YOAb9O
讀冊二手書:https://reurl.cc/7r1ND9
#黃哲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