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曾聽過講外語會使人更理性這樣的說法,親身經歷也是這樣告訴我。在說外語的時候,比起說中文,更能讓人不害怕表達自己的想法,總覺得使用外語說出來的話感覺不是從自己嘴巴裡冒出來似的。
不過的確有實驗發現母語和外語在大腦中會有不同的情意程度,而且這個實驗者剛開始還不怎麼相信實驗結果,甚至還做了多次的實驗,想不到最後每次實驗的結果皆一模一樣。
在第一次的實驗中,研究者找來了一百三十一名芝加哥的大學生,這群大學生從十七歲就開始學日文,研究者拿了一個有框架效應的問題給他們看。
框架效應指的是因為呈現的方式不同所導致的決策偏見,也就是一種認知偏差。
研究者給他們看的題目是這樣的,如果亞洲爆發了一場瘟疫,會使六百人死亡,採用方案A的話,可以拯救兩百人,若是採用方案B,這六百人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能夠存活,三分之二的機率可能會死亡。
你猜這些大學生會選哪一個呢?
結果發現,當實驗者用母語發問時,其中七十七%的大學生都選A,儘管兩個選項本質都相同只不過描述的方式不同,大家卻偏向選擇沒有講到死亡的A方案。
可是使用日語發問時,兩個選項的選擇者卻一樣多。也就是說在使用外語時,框架效應就不復存在。
當時這個實驗者覺得很不可置信,因為他原本認為語言進入大腦以後,會成為抽象的表徵,即使是不同的語言應該不會有差異。
因此他又做了另外一個實驗,這次他找了韓國忠南大學的學生,他們是一群從十二歲起便開始學英文的學生,研究者以他們為對象做了相同的實驗。
結果仍然跟第一次的實驗如出一轍,用韓文的時候,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A,反之,用英文的時候,兩個選項人數也是一半一半。
做了兩次實驗結果都一樣,可是實驗者還是不信邪,他又找了不同的對象做實驗。這次的對象是在巴黎留學的美國學生,在法國的他們,第二語言是法文,在當地也必須使用法文,所以實驗者就用法文和英文發問,結果依舊沒變。
想不到這個實驗者仍然不肯放棄,畢竟前三次的實驗皆是虛擬的問題,他就想搞不好在實際的情況下結果會有所差別。
所以這次實驗者找了五十四個芝加哥大學的學生,從十三歲開始學西班牙語的他們,西文能力在三十分的量表上是十九,英文則是二十九,表示他們的西文能力是不錯的。每個學生都從實驗者那裡拿到十五張一元的鈔票。
實驗者要他們以西文或英文猜測他丟的銅板是正面或反面,要是猜對的話可以多得到一點五元,如果猜錯會被收走一元,還有一個放棄不猜的選項,可以保有手中的一元。
沒想到在講西班牙語的時候,學生比較敢於參與打賭,因為說母語的時候對輸的厭惡較於強烈,不想要賭輸因此不敢賭,反之,講外語的情況下能使人跳脫「輸的短視偏見」,不怕輸的風險更勇於去賭,收得更多獲利。
而為什麼講外語會讓人更理性呢?
實驗者的解釋是使用外語時就像隔了一句山,大腦必須將更多的資源轉去處理不流利的外語,所以減少了情緒的反應,對於框架效應也就沒有什麼感覺了,輸的感覺也沒有那麼令人厭惡,跳脫了情緒干擾的大腦當然就更理性。
情緒會大大的影響我們的決策,但現在我們知道使用外語可以擋下情緒產生的偏見,讓我們能理智的去做抉擇,因此下次當你想不被情緒操控,做出理性的決定,可以試試用外語來決定,就得以不再被一時的情緒毀了重要的決策。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也歡迎留言跟我說你想聽的主題😉📩
以下順手支持一下提筆心手的日常提煉~讓你天天有所成長!!
💙歡迎追蹤我看更多💙
🎀 POPDAILY帳號追蹤給個鼓勵 👉 追起來!
🎀 FB粉專點讚鼓勵一下 👉 讚起來!
🎀 Cheers酷青酷業專欄 👉 讀起來!
你的每一個支持點讚都是我持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我是提筆心手,每天寫點甚麼,讓你看點甚麼,從生活中提煉值得用心體會的觀點,幫助你生成新的思路。
更多自我成長/夢想追尋>>提筆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