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以記憶的魔術 召喚對於中華商場的鄉愁—《天橋上的魔術師》
2021年最具話題的台劇,或許就是改編自吳明益小說,由楊雅喆執導的作品《天橋上的魔術師》。除了想親眼目睹文字中的中華商場如何被重新建構的小說粉絲,隨著電視劇的熱潮持續,想必也會有更多原本沒看過小說的人,想去看看原著到底寫了什麼。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而筆者還是建議先追完劇之後,再重新閱讀小說,或許會有比較不會互相干擾的體驗。
十篇關互涉小說 講述中華商場的記憶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作家吳明益在2011年出版的小說集,內容包含了十篇互涉的小說,以及九個曾居住在中華商場的成長故事。比起其他作品中,只能隱隱看見商場的痕跡,這部作品將作者小時候的視角,與中華商場的回憶,完整呈現在讀者面前。透過「魔術師」作為關鍵人物,作者召喚了對於中華商場的「鄉愁」,以及那些曾經的記憶,字裡行間也隱隱透露出對於物是人非的感慨。
既然是回憶,當然少不了關於中華商場的種種細節,透過作家精準的敘事能力,讀者彷彿能夠幻想自己穿越時空,走在主角身邊,走在早已不在的商場內部,和他們一起經歷童年的種種。但比起劇中以小朋友為主角,讓所有事物都經過童稚的心靈折射,書中卻更趨近於由現在成人的眼光,去緬懷、哀悼已逝去的一切。
藉由已逝的景物 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
不論是兩小無猜的愛情,或是家中的各種變故,所有的故事都蒙著一層淡淡的哀傷。在「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這則故事中,開設鐘錶行的主角父親憤慨於機械錶被「只靠電池一閃一閃地,以為自己能告訴世界上的人時間是什麼了」的電子錶取代,也彷彿讓人體會商場受到時代淘汰的不甘。
「有時候你一輩子記住的事,不是眼睛看到的事。」在書中,魔術師曾如此向小不點說。雖然導演楊雅喆在受訪時表示,比起電視劇想要表達「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小說所講的則是關於「消失」,但或許兩者所想要傳達的,其實是殊途同歸。
正好就在筆者出生那年拆除,我們這代的人,或許對於中華商場的記憶並不深,然而它卻也曾是老台北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對於在其中長大的小朋友而言,中華商場更像是他們的全世界。雖然具體的事物終有一天會消亡,但「記憶」這位魔術師,卻也能夠隨時召回那些曾經存在的片段。而既然我們還能夠回憶,又有誰能夠說它不存在呢?
誠品線上:https://eslite.me/444zv8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42sr5j
博客來:https://pse.is/3zym2m
讀冊生活:https://pse.is/42ndng
讀冊二手書:https://pse.is/43lh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