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迷必看,十款義式咖啡調製大補帖!(文末附表格連結)
義大利人到Bar喝咖啡?
義大利的Bar其實指的是咖啡廳,主要是賣咖啡,也有店家會額外提供甜點或酒。義大利人的日常生活幾乎脫離不了咖啡。進到Bar點個小杯的濃縮咖啡,一拿到剛沖煮好的濃縮,就會趕快放進口中去品嘗,享受那細緻絲滑的新鮮Crema,不到幾分鐘就喝完咖啡。通常Local的義大利人會選擇站在咖啡廳的角落品飲咖啡(如果是要坐下來慢慢品飲咖啡的話,通常也要付比較高的費用),喝完就離開,繼續今天的其他公事或是行程,這就是義大利人的日常光景。
台灣人不太習慣喝濃縮,相較之下,有用牛奶去調製的拿鐵和卡布反而才是咖啡廳裡的常勝冠軍。義大利還有個特殊的咖啡文化,
這句俗語指的是義大利人不會在早上十一點後點卡布奇諾,這不成文的規定其實和義大利人多數患有「乳糖不耐症」有關,早上來杯卡布當作一餐,過了中午以後,義大利人就會選擇不再攝取這麼多的牛奶。
光是在台灣和義大利的咖啡廳,你就能發現著麼多細節和文化上的不同,之後我們也會陸續分享關於其他國家有趣的咖啡文化喔!(歡迎關注IG:@kari_omon_coffee不定期分享咖啡資訊),也很歡迎大家私訊,與我們分享你的咖啡小發現。
咖啡種類這麼多,什麼才能稱作義式咖啡?
義式咖啡被定義是指使用義式咖啡機萃取的咖啡液,有些人會因為市面上豆袋的名稱,誤以為使用稱作「義式咖啡豆」的豆子沖煮即為義式咖啡,但其實義式咖啡機並沒有一定要使用「義式烘焙程度」的咖啡豆,甚至你想用中淺焙的咖啡豆也可以!(只是偏深焙的咖啡豆會比較適合製作濃縮咖啡)。
咖啡的萃取方式有很多種,舉凡:滴濾咖啡、虹吸壺、摩卡壺、愛樂壓⋯等。Espresso在義大利文指的是「快速」,這與義式咖啡機萃取的方式有關,透過鍋爐加熱,於短時間內進行高溫、高壓,萃取出香郁、口感厚實、有豐富咖啡脂的義式咖啡,這也是義大利人如此傾心Espresso 的原因。
義式咖啡都是濃縮加牛奶?事情不是你想的這麼簡單。
- Espresso濃縮咖啡 #風味爆發的咖啡脂
從英文拼字上來看Espresso這個單字,中間就藏著壓力(press),不難想像其實espresso和壓力有著很大的關係。
濃縮咖啡的特點就在於義式咖啡機提供高溫、高壓的萃取環境沖煮咖啡粉,讓濃縮咖啡創造出有別於手沖咖啡的迷人「Crema」。咖啡液喝起來很不但風味集中,口感也最為醇厚。
- Ristretto瑞斯奇朵 #精華中的精華
義大利文裡的「Ristretto」有受限制的意思。簡單來說,瑞斯奇朵就是「比正常濃縮再更小杯的濃縮」。瑞斯奇朵的溫度和壓力與濃縮咖啡大致相同,差異在於瑞斯奇朵萃取出的咖啡約在15~20ml(濃縮則大約在25~35ml)。
他的製作重點在保留濃縮咖啡前中段的風味,如果依照正常濃縮萃取的話,也要考慮到是否會有萃取不足的問題,導致咖啡液有不好的風味,所以應該適時的調整研磨度、粉量來達到最精華的濃縮!
- Americano美式咖啡 #美式不等於黑咖啡
Americano從字面上來看或許會有點疑惑,為什麼「美式」咖啡卻會被分在「義式」咖啡裡呢?據說是二戰期間美國大軍因為不習慣義大利當地的濃縮咖啡,於是將濃縮加上熱水稀釋後再飲用,喝起來沒有濃縮那麼強烈濃郁,但是香氣也會因為稀釋的關係跟著減半。
美式咖啡通常是濃縮咖啡加上熱水,黑咖啡「Long Black」則是熱水加上濃縮,兩者只要循序調換就不是原本的稱呼了!而且味道上也有些許的不同,前者因為熱水沖散「Crema」,喝起來風味偏清爽,後者因為咖啡液表層還有保留「Crema」,所以風味較美式咖啡濃郁。
- Cappuccino卡布奇諾 #褐色道袍上的小兜帽
義大利文Cappuccio翻譯為兜帽,字尾的ino有小的意思,所以Cappuccino其實指的是小兜帽。當時天主教聖方濟會修士都會穿著褐色道袍,道袍後面的小尖帽就像是卡布上尖尖的奶泡,因此得名。
卡布奇諾為何後來會成為許多奶咖迷心中第一名?因為對於有些人來說,卡布就是牛奶、濃縮咖啡、奶泡三者間最完美的平衡,所以打出滑順面密的奶泡(Foam),也是卡布奇諾製作時很重要的關鍵。另外,有些咖啡廳為了區分卡布和拿鐵(兩者間成分相同,但是比例不同),也會在卡布奇諾的奶泡上撒巧克力或是肉桂粉。
- Coffee Latte拿鐵 #當濃縮遇上鮮奶
Latte為義大利文裡牛奶的意思,而「Latte Art」指的是拉花。有沒有聽過坊間常說:烘太深的咖啡加上牛奶就沒事了?(當然還是要選新鮮好喝的咖啡來喝,這樣也比較健康)牛奶真的是咖啡最好的朋友,對於無法接受咖啡苦味的人來說,牛奶的甜味能降低苦味,讓他們對於咖啡的接受度提高。當然現在除了鮮奶以外,也有許多人會選擇植物奶(比較常見是燕麥奶)取代鮮奶,而植物奶拿鐵的風味多半會帶有一點堅果或是太妃糖的味道,甜感相對又更高一點。
- Macchiato瑪琪雅朵 #被標記的義式濃縮
Macchiato在義大利文裡有標記、染色的意思,直接翻譯的話,瑪琪雅朵就是被標記咖啡,據說起初是義大利咖啡師為了出杯分辨咖啡有沒有加牛奶,會使用少許的奶泡在咖啡上做記號,後來就演變成了瑪琪雅朵。
所以其實製作瑪琪雅朵並不難,使用單杯濃縮加上約莫一茶匙的奶泡或是牛奶(每間咖啡廳都有不太一樣的定義),近期也因為大眾喜好或是拉花美觀的關係,有添加多點牛奶的趨勢,看起來就像是小杯拿鐵。
- Flat White馥芮白 #風靡全球的澳式咖啡
Flat White源於紐澳地區,有些人會稱作Flat White為馥芮白、平白咖啡(也有咖啡廳叫澳式小白)。馥芮白有點類似拿鐵,不同的是使用雙倍的濃縮,加上較少的牛奶,以及更為細緻的奶泡(microfoam)。馥芮白的口感較拿鐵滑順,能喝到較濃郁的咖啡風味,難怪是目前最流行的義式咖啡。
- Piccolo短笛咖啡 #濃縮和牛奶的平衡點
Piccolo在義大利有「小的」意涵,有些人會認為短笛咖啡就是「小杯拿鐵」,但其實短笛咖啡和拿鐵比例還是有些許的不同,短笛咖啡是使用單杯瑞斯奇朵加上鮮乳(約40~60ml)以及少許奶泡,相較於拿鐵的濃郁奶香,短笛咖啡更偏重咖啡的味道呈現,就像在濃縮咖啡和牛奶間找尋最適當的平衡。
- Dirty Cofffee髒咖啡 #享受極致的冷熱變化
髒咖啡原先是日本一間咖啡店發明的,後來亞洲其他國家也開始火紅,髒咖啡是根據他的外型命名,濃縮咖啡和牛奶混合的不均勻,看似有點髒髒的感覺,有些店家甚至在咖啡上面覆蓋一層打發的鮮奶油(多到溢出杯口),再撒上大量巧可力粉,風格有點像模仿過去流行的髒髒包。
為什麼髒咖啡會這麼流行呢?髒咖啡的魅力就在他的「反差感」,高溫濃縮和冰牛奶間相融的冷熱變化。一開始香氣濃郁的Crema會伴隨濃縮入口,等到冰鮮乳與濃縮相遇,瞬間變冷的咖啡會讓舌尖產生特殊的口感,從濃到淡、熱到冰,體驗兩種口感的變化。
髒咖啡製作時會先將玻璃杯放進冰櫃冰杯,接著加入八分滿的冰牛奶,再從牛奶的液面緩慢加入濃縮咖啡。髒咖啡與冰拿鐵不同的地方在於,冰拿鐵飲用時會將兩者攪拌混合,而且裡頭會加冰塊(如下圖),髒咖啡則著重在飲用過程間的變化。
- Espresso Con Panna濃縮康寶藍 #濃縮咖啡碰上鮮奶油
「Con Panna」為義大利文,翻譯有「with cream」的意思,從字義上可以理解康寶藍就是濃縮覆蓋鮮奶油。康寶藍的重點在於能做出甜而不膩的鮮奶油!喝起來不僅滑順濃郁,也增添奶香和甜感。
另外Kari Omon也整理上述義式咖啡的調飲比例放在網路(點選文字即可),部分比例參考SCA(精品咖啡協會)的Barista Module Drinks Standerds,讓大家製作時能更快速熟記比例,方便上手。這些數字也僅供參考,只要掌握每款咖啡的特色,比例都可以根據各自喜好調整。
歡迎追蹤Kari Omon的Instagram,每周更新一篇咖啡文章,一起當Ka友,喝喝咖啡,聊聊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