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仁慈的獨裁者照顧的兒童-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認識兒童自我狀態

1 / 1

在護理界看遍各種故事的艾莉絲,
覺得身體與心裡受的傷別無兩樣,但在現實社會中處理方式卻天差地遠

身體不舒服了,會去看醫生了解症狀並對症下藥
但心裡受傷了,先別說看醫生了,很多人連正視自己的情緒狀態都不想
在接觸許多關於創傷議題後,發現很多時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
去正視自己的情緒或是回憶這個事件,仔細想想也很有道理
身體受傷了,都要去評估是什麼情況才能後續處理
有些傷口放著不管可能會好,也可能會因為當初沒有處理,
爾後即便癒合了卻留下後遺症,在往後的日子影響著生活
那心裡的傷又何嘗不是相同道理。

還記得我上次好書推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揭開諮商的神秘面紗
今天要擷取書中的內容帶大家來認識心理狀態中的《兒童自我狀態》

成年後的很多行為,都是從童年時期學來的。

多數父母都是盡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
但父母也是人,不可避免的會將觀念及行為傳遞給下一代,
就像他們必然會將自己的基因傳給子女一樣。
所以子女要學會的是,如何因應與避免受到不好的影響。

兒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跡所構成,
包含我們小時候經驗過的所有情感。
從出生時的幾種非常基本情緒,逐漸發展成更細膩及複雜的行為
這些行為模式成為自我的核心,融為自身的一部份,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
其後當我們碰到不一樣的情形與場景時,就會激發我們基本行為模式
使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感覺與行動,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

那又何謂自然型與適應型兒童狀態?
在了解這些之前,先來看一則故事吧

以下是一則關於嬰兒時期的寓言
「想像在一顆小星球上只有三個人,你和另外兩個人。那兩個人都比你高一倍以上,你完全仰賴他們,除了食物外還包含情感的需求。他們通常對你不錯,你也以愛來回應。但他們有時候會生你的氣,讓你感到害怕或不快樂。而它們是那樣的高、有力,所以你感到很無助。而不幸的是你無法逃離,因此只能忍受那個狀情況,並學習以最好的方式因應。」

將小時候的自己與父母帶入上述寓言中,就能看見從呱呱落地起,父母就像個仁慈的獨裁者,完全的掌控我們,卻又同時照顧及關懷我們,他們顯然握有掌控權,而我們也完全仰賴著父母,既然無處逃脫,唯一能做的就是適應他們每一次的喜怒無常。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在自然型兒童階段,我們每個人都有基本的情緒,類似畫家調色盤上的基本顏色,但我們必須因應環境調整這些自然行為,學會調和顏色讓自己可以生存下去,同時不犧牲個人的特質。這意味我們必須學習處理憤怒,包括父母的憤怒與我們自己的。」

還記得小時候的你為了什麼生氣嗎?  你用什麼方式處理你的憤怒?

處理憤怒的方式肯定有數百種,每個人為了適應童年的特殊情況,
產生各種行為模式,關聯著各種情感與情緒,
就像馬賽克的色彩一樣,自然是極其多元而複雜。

可以簡單的從下面這張圖表認識

從這張圖可以看到這些行為策略,實際上都是從童年發展出來的防衛機制
用以保護我們避開當時的危險,不管是真實或是想像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成人在嘔氣、鬧彆扭、沮喪或是厭煩的時候,
我們會想像他們這種行為是否恰當,
或者是無意識或無法控制的再次重演孩童時期的行為模式。

看到這邊或許會想說,難道我有上述那些行為是錯的嗎?
先別急著下定論,還記得一開始說的
我們要做到的只是正視自己的一切就好
在書中的心理師蒼鷺說
「在道德意義上並沒有什麼『不對』,心理分析進行的是不帶批判的分析。」

事件本身是中性的,所謂的好壞對錯都是人們加諸上去的註解

今天就先介紹到這邊吧,下次再帶大家認識更多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