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是好的開始,但過程也要柔軟一點
這次真的滿久不見了呢!
最近都在大量輸出,但是在輸入這部分有點柴油不進,看書進度=0
那還是想要跟大家分享這幾天突然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
【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維來劃分的】
年輕人很容易在跟長輩、前輩的溝通上覺得有代溝。
可能因為對方沒聽過的某個新詞、不太會用的某個新軟體、不太了解的某個意義etc.
而以前的我也覺得年齡大了就會和年輕一代的人在溝通上有落差,然後在遇到fashion的老人的時候覺得很不可思議跟新奇,但是真的有研究顯示人過了35歲之後,接收新東西的能力就會下降。
不過除了年輕人要在與前/長輩溝通時要注意到代溝這一塊之外,我覺得更要有所自覺與更新思維的是那些前/長輩們。
科技在這10年、20年之間蓬勃發展,現代人腦袋一天的資訊處理量=古代人一輩子的處理量。
也因為我們都生活在「活的」世界裡,一不留神就有新的潮流產生。如果我們開始排斥新潮流,那麼就會成為「代溝」的開始。
當然,有許多前/長輩都知道自己需要知道新的東西,不過在緊張或是需要決斷的時候又容易陷入原本的模式裡。
小時候常常被媽媽罵,因為我的做事方法不是她想要的。
例如:要幫忙的家事有:收衣服、洗碗、洗衣服、給住在二樓的阿公吃藥。
我會因為覺得要上去二樓很麻煩,想要先完成,然後洗碗,再把洗衣籃的衣服丟進洗衣機,最後再順便把衣服收進來,這樣路線基本一條搞定。
所以我的順序會是:找阿公 -> 洗碗 -> 洗衣服 -> 收衣服。
但是媽媽可能就覺得碗都已經放進洗手槽了為什麼不先洗?洗衣籃為什麼不先放回位置上再收衣服,這樣手不是可以更輕鬆拿衣服嗎?
媽媽心裡的順序是:洗碗 -> 洗衣服 -> 收衣服 ->找阿公
因為心裡的邏輯不一樣,所以做事方式不一樣,然後因為是長輩說話,所以也不好說甚麼。
但是我們做的事情真的有前/長輩眼中的那樣不好嗎?
或許方法看不懂,但結果一樣,甚至更順一點?
只是前/長輩「習慣了」原本的作法,而容易出口「指教」。
年輕人也是在創新的路上要多點耐心,因為接收新事物本身就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