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蕭條
▊經濟大蕭條
-
#經濟大蕭條,是指1929年-1933年之間全球經濟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經濟大蕭條是二十世紀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強度最大的經濟衰退。
-
經濟大蕭條的開始時間,依國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絕大多數在1930年起,持續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經濟大蕭條從美國開始,1929年10月24日股市下跌,到10月29日成為1929年華爾街股災,席捲全世界。經濟大蕭條對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都帶來毀滅打擊,人均所得、稅收、盈利、價格全面下挫,國際貿易銳減50%,美國失業率飆升到25%,有些國家甚至達到33%。
-
全球各大主要城市都遭到重創,特別是依賴重工業的地區,許多國家無法進行建築工程,農產品價格亦急跌約60%。由於沒有可替代的工種,第一產業中的經濟作物、採礦、伐木等部門受到最為沉重的打擊。
-
部分經濟體在30年代中期開始恢復,但大多數國家要等到二戰結束後,經濟才得以復甦。與很多重大歷史事件一樣,不同經濟學派對經濟大蕭條的原因解釋迥然不同。整體而言,「市場派」學者認為,政府的錯誤管制將正常的經濟衰退,擴大為經濟大蕭條,「政府派」學者認為經濟大蕭條顯示資本主義市場的缺陷,呼籲更多政府管制和干預。
-
原因:
包括 #結構性缺點 和 #具體因素。就1929衰退而言,歷史學家強調結構性因素,如大銀行的失策、股市的崩盤。與之相對的是 #貨幣主義者,他們認為貨幣因素與之相關,如美聯準的貨幣緊縮政策,以及英國回歸戰前金本位制。
-
衰退和景氣循環被認為是供需不對稱所導致的正常周期性規律。正常衰退或「普通」景氣循環究竟如何演變成為危機則被廣泛討論。學者們莫衷一是,而對問題研究的初衷則集中在如何避免未來的經濟危機。
-
另一個相關議題是經濟大蕭條到底是源自自由市場缺陷,還是政府監管不力。對此,目前主要有兩大觀點。
-
其一是 #供需驅動 理論,即 #凱因斯主義,認為經濟大蕭條源自國際貿易崩潰、消費不足、投資過度,銀行和工業家的不作為以及政府監管的不力。供需驅動理論一致認為信心的大幅度降低,導致了消費和投資的急劇下降,而市場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當恐慌和通貨緊縮出現時,許多人認為迴避市場是安全之舉。而持有貨幣、等候物價下跌,然後大賺一把的想法,進一步惡化了需求。供需驅動理論因而提出由政府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略以刺激需求,從而帶動經濟的主張。這一觀點成為了50-70年代時人們普遍的看法。
-
另一派 #貨幣主義 認為,經濟大蕭條之初不過是簡單的經濟衰退,但貨幣政策制定機構,特別是美聯準,做出了錯誤決定:緊縮貨幣供給,惡化了經濟環境,從而將衰退推向了經濟大蕭條。與解釋相關的是消費借貸所致。持續性借款最終使美國個人債務日增,而所造成的消費熱潮也在大蕭條時結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則認為是美國政府在大蕭條前對經濟做了過多管制所致,尤其是對銀行的管制,使銀行無法對貨幣需求做出反應,在通貨緊縮下導致經濟大恐慌。債務緊縮導致人們借的越多、欠的越多。
-
-
其它派系的分析淡化了上述理論,或是對此全然否決。例如,新古典總體經濟學者認為不同的勞動市場政策在起初就是欺騙性的,增加了經濟大蕭條的持續時間和強度。奧地利學派則關注貨幣供給,以及中央銀行的決定是如何導致過度投資等。
-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