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想,所有東西只要在顯眼的地方藏得夠久,都可以成為書店的一部分。在每個櫥櫃裡、所有書架頂,都放著另一個曾經對某人很重要的紀念品,現在卻黯然成為背景的一部分。或許古老書店的魅力一部分就是來自這裡:沒有奇特寶物會被丟下。
如同《出版島讀》中所說,台灣出版史不過百年,儘管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獨立書店、出版社出現,台灣的文化史相對年輕許多,就連號稱最老書店,也不過100出頭年。相較之下,已存在超過200年的書店,自然有其迷人之處,加上販賣的又是「珍本書」,也讓這本《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具有的獵奇感更加強烈。
詼諧帶點惡搞的文字 描述「發瘋會好過一點」的職業
老實說,一開始決定買下這本作品,是因為它極具風格的封面設計,對於內容並沒有太多想像;但在它引人注目的外表下,關於「亨利・莎樂倫」的種種故事與珍本書業秘辛,同樣精彩。源自於推特帳號,《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作者奧利佛・達克賽爾,曾是在這間書店工作的資深店員,藉由他不修邊幅(?)的文字,這個「發瘋會好過一點」的職業,與英國珍本書業的內幕,也在讀者面前展開。
包含用「史矛革」與「德古拉」來分類珍本書收藏家,為書店的各種「特殊訪客」冠上令人發噱的代號,這本作品嚴格來說並不是太「正經」,甚至可以用逸事來稱呼;其中夾雜了各種或荒謬、或靈異的故事,更增添了它的娛樂性。但在好笑的同時,珍本書業傳承百年的歷史,所蘊含的一切知識、經驗與技術(例如:要把最想推銷的書放在第三本),也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娓娓道來。
接近書本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光是書的存在就能帶來安慰。
書店不死,只是很喘?
實體書店會消失嗎?套用作家黃哲斌對於媒體轉型的描述:「它們不死,只是很喘」,「亨利・莎樂倫」與它倖存的同伴們或許也證明了,儘管難免必須面對網路購物的挑戰,並需要使用新科技來改變生存方式,人們對於實體書店依舊有其需求,就如同作者所寫的:「我們打從骨子裡知道手中的書有價值,如果我們的意念夠強烈,那麼,其他人也會相信。」